(1996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修正)
第一條 為了規范拍賣行為,維護拍賣秩序,保護拍賣活動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拍賣企業進行的拍賣活動。
第三條 拍賣是指以公開競價的形式,將特定物品或者財產權利轉讓給最高應價者的買賣方式。
第四條 拍賣活動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遵循公開、公平、公正、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 國務院負責管理拍賣業的部門對全國拍賣業實施監督管理。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負責管理拍賣業的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拍賣業實施監督管理。
第六條 拍賣標的應當是委托人所有或者是依法可以處分的物品或者財產權利。
第七條 法律、行政法規禁止買賣的物品或者財產權利,不得作為拍賣標的。
第八條 依照法律或者國務院規定需經審批才能轉讓的物品或者財產權利,在拍賣前,應當依法辦理審批手續。委托拍賣的文物,在拍賣前,應當經拍賣人所在地的文物行政管理部門依法鑒定、許可。
第九條 國家行政機關依法沒收的物品,充抵稅款、罰款的物品和其他物品,按照國務院規定應當委托拍賣的,由財產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指定的拍賣人進行拍賣。 拍賣由人民法院依法沒收的物品,充抵稅款、罰款的物品以及無法返還的追回物品,適用前款規定。
第一節 拍賣人
第十條 拍賣人是指依照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設立的從事拍賣活動的企業法人。
第十一條 拍賣企業可以在設區的市設立。設立拍賣企業必須經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拍賣業管理的部門審核許可,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
第十二條 設立拍賣企業,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有1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注冊資本;
(二)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住所和章程;
(三)有與從事拍賣業務相適應的拍賣師和其他工作人員;
(四)有符合本法和其他法律法規的拍賣業務規則;
(五)符合國務院有關拍賣業發展的規定;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三條 拍賣企業經營文物拍賣的,應當有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注冊資本,有具有文物拍賣專業知識的人員。
第十四條 拍賣活動應當由拍賣師主持。
第十五條 拍賣師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高等院校專科以上學歷和拍賣專業知識;
(二)在拍賣企業工作兩年以上;
(三)品行良好。
被開除公職或者吊銷拍賣師資格證書未滿5年的,或者因故意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不得擔任拍賣師。
第十六條 拍賣師資格考核,由拍賣行業協會統一組織。經考核合格的,由拍賣行業協會發給拍賣師資格證書。
第十七條 拍賣行業協會是依法成立的社會團體法人,是拍賣業的自律性組織。拍賣行業協會依照本法并根據章程,對拍賣企業和拍賣師實施監督。 第十八條 拍賣人有權要求委托人說明拍賣標的的來源和瑕疵。
拍賣人應當向競買人說明拍賣標的瑕疵。
第十九條 拍賣人對委托人交付拍賣的物品負有保管義務。
第二十條 拍賣接受委托后,未經委托人同意不得委托其他拍賣人拍賣。
第二十一條 委托人、買受人要求對其身份保密的,拍賣人應當為其保密。
第二十二條 拍賣人及其工作人員不得以競買人的身份參與自己組織的拍賣活動,并不得委托他人代為競買。
第二十三條 拍賣人不得在自己組織的拍賣活動中拍賣自己的物品或者財產權利。
第二十四條 拍賣成交后,拍賣人應當按照約定向委托人交付拍賣標的價款,并按照約定將拍賣標的移交給買受人。
第二節 委托人
第二十五 條委托人是指委托拍賣人拍賣物品或者財產權利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第二十六條 委托人可以自行辦理委托拍賣手續,也可以由其代理人代為辦理委托拍賣手續。
第二十七條 委托人應當向拍賣人說明拍賣標的的來源和瑕疵。
第二十八條 委托人有確定拍賣標的的保留價并要求拍賣人保密。
拍賣國有資產,依照法律或者國務院規定需要評估的,應當經依法設立的評估機構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確定拍賣標的的保留價。
第二十九條 委托人在拍賣開始前可以撤回拍賣標的。委托人撤回拍賣標的,應當向拍賣人支付約定的費用;未作約定的,應當向拍賣人支付為拍賣支出的合理費用。
第三十條 委托人不得參與競買,也不得委托他人代為競買。
第三十一條 按照約定由委托人移交拍賣標的的,拍賣成交后委托人應當將拍賣標的移交給買受人。
第三節 競買人
第三十二條 競買人是指參加競購拍賣標的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第三十三條 法律、行政法規對拍賣標的的買賣條件有規定的,競買人應當具備規定的條件。
第三十四條 競買人可以自行參加競買,也可以委托其代理人參加競買。
第三十五條 競買人有權了解拍賣標的的瑕疵。有權查驗拍賣標的和查閱有關拍賣資料。
第三十六條 競買人一經應價,不得撤回,當其他競買人有更高應價時,其應價即喪失約束力。
第三十七條 競買人之間、競買人與拍賣人之間不得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利益。
第四節 買受人
第三十八條 買受人是指以最高應價購得拍賣標的的競買人。
第三十九條 買受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拍賣標的的價款,未按照約定支付價款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由拍賣人征得委托人同意,將拍賣標的再行拍賣。
拍賣標的自行拍賣的,原買受人應當支付第一次拍賣中本人及委托人應當支付的傭金。再行拍賣的價款低于原拍賣價款的,原買受人應當補足差額。
第四十條 買受人未能按照約定取得拍賣標的的,有權要求拍賣人或者委托人承擔違約責任。
買受人未按照約定受領拍賣標的的,應當支付由此產生的保管費用。
第四章 拍賣程序
第一節 拍賣委托
第四十一條 委托人委托拍賣物品或者財產權利,應當提供身份證明和拍賣人要求提供的拍賣標的的所有權證明或者依法可以處分拍賣標的的證明及其資料。
第四十二條 拍賣人應當對委托人提供的有關文件資料進行核實。拍賣人接受委托的,應當與委托人簽定書面委托拍賣合同。
第四十三條 拍賣人認為需要對拍賣標的進行鑒定的,可以進行鑒定。
鑒定結論與委托拍賣合同載明的拍賣標的狀況不相符的,拍賣人有權要求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第四十四條 委托拍賣合同應當載明以下事項:
(一)委托人、拍賣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
(二)拍賣標的的名稱、規格、數量、質量;
(三)委托人提出的保留價;
(四)拍賣的時間、地點;
(五)拍賣標的的交付或者轉移的時間、方式;
(六)傭金及其支付的方式、期限;
(七)價款的支付方式、期限;
(八)違約責任;
(九)雙方約定的其他事項。
第二節 拍賣公告與展示
第四十五條 拍賣人應當于拍賣日7日前發布拍賣公告。
第四十六條 拍賣公告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拍賣的時間、地點;
(二)拍賣標的;
(三)拍賣標的展示時間、地點;
(四)參與競買應辦理的手續;
(五)需要公告的其他事項。
第四十七條 拍賣公告應當通過報紙或者其他新聞媒介發布。
第四十八條 拍賣人應當在拍賣前展示拍賣標的,并提供查看拍賣標的的條件和資料。
拍賣標的的展示時間不得少于兩日。
第三節 拍賣的實施
第四十九條 拍賣師應當于拍賣前宣布拍賣規則和注意事項。
第五十條 拍賣標的無保留價的,拍賣師應當在拍賣前予以說明。
拍賣標的有保留價的,競買人的最高應價未達到保留價時,該應價不發生效力,拍賣師應當停止拍賣標的拍賣。
第五十一條 競買人的最高應價經拍賣師落槌或者以其他公開表示買定的方式確認后,拍賣成交。 第五十二條 拍賣成交后,買受人和拍賣人應當簽署成交確認書。
第五十三條 拍賣人進行拍賣時,應當制作拍賣筆錄。拍賣筆錄應由拍賣師、記錄人簽名;拍賣成交后,還應當由買受人簽名。
第五十四條 拍賣人應當妥善保管有關業務經營活動的完整賬簿、拍賣筆錄和其他有關資料。
前款規定的賬簿、拍賣筆錄和其他有關資料的保管期限,自委托拍賣合同終止之日起計算,不得少于5年。
第五十五條 拍賣標的需要依法辦理證照變更、產權過戶手續的,委托人、買受人應當持拍賣人出具的成交證明和有關資料,向有關行政管理機關辦理手續。
第四節 傭 金
第五十六條 委托人、買受人可以與拍賣人約定傭金比例。
委托人、買受人與拍賣人對拍賣傭金比例未作約定,拍賣成交的,拍賣人可以向委托人、買受人各收取不超過拍賣成交價5%的傭金。收取傭金的比例按照同拍賣成交價成反比的原則確定。
拍賣未成交的,拍賣人可以向委托人收取約定的費用;未作約定的,可以向委托人收取為拍賣支出的合理費用。
第五十七條 拍賣本法第九條規定的物品成交的,拍賣人可以向買受人收取不超過拍賣成交價5%的傭金。收取傭金的比例按照合同成交價成反比的原則確定。
拍賣末成交的,適用本法四章五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八條
委托人違反本法第六條的規定,委托拍賣其沒有所有權或者依法不得處分的物品或者財產權利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拍賣人明知委托人對拍賣的物品或者財產權利沒有所有權或者依法不得處分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五十九條
國家機關違反本法第九條的規定,將應當委托財產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或者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指定的拍賣人拍賣的物品擅自處理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給國家造成損失的,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十條 違反本法第十一條的規定,未經許可登記設立拍賣企業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并可以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一條 拍賣人、委托人違反本法第十八條第二款、第二十七條的規定,未說明拍賣標的的瑕疵,給買受人造成損失的,買受人有權向拍賣人要求賠償;屬于委托人責任的,拍賣人有權向委托人追償。
拍賣人、委托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的真偽或者品質的,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
因拍賣標的存在瑕疵未聲明的,請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計算。
因拍賣標的存在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請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第六十二條
拍賣人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參與競買或者委托他人代為競買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拍賣人給予警告,可以處拍賣傭金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第六十三條 違反本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拍賣人在自己組織的拍賣活動中拍賣自己的物品或者財產權利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拍賣所得。
第六十四條 違反本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委托人參與競買或者委托他人代為競買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對委托人處拍賣成交價3O%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五條
違反本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競買人之間、競買人與拍賣人之間惡意串通,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拍賣無效,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參與惡意串通的競買人處最高應價10%以上30%以下的罰款;對參與惡意串通的拍賣人處最高應價10%以上50%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六條 違反本法第四章第四節關于傭金比例的規定收取傭金的,拍賣人應當將超收部分返還委托人、買受人。物價管理部門可以對拍賣人處拍賣傭金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第六章 附 則
第六十七條 外國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委托拍賣或者參與競買的,適用本法。
第六十八條
本法實施前設立的拍賣企業,不具備本法規定條件的,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達到本法規定的條件;逾期未達到本法規定的條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銷登記,收繳營業執照。具體實施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第六十九條 本法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2002年12月3日頒布)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文物的保護,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促進科學研究工作,進行愛國主義 和革命傳統教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下列文物受國家保護:
(一)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畫;
(二)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或者著名人物有關的以及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或者史料價值的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實物、代表性建筑;
(三)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
(四)歷史上各時代重要的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手稿和圖書資料等;
(五)反映歷史上各時代、各民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
文物認定的標準和辦法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制定,并報國務院批準。
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同文物一樣受國家保護。
第三條 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動文物,根據它們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可以分別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上各時代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代表性實物等可移動文物,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貴文物分為一級文物、二級文物、三級文物。
第四條 文物工作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地下、內水和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屬于國家所有。
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屬于國家所有。國家指定保護的紀念建筑物、古建筑、石刻、壁畫、近代現代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動文物,除國家另有規定的以外,屬于國家所有。
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的所有權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改變而改變。
下列可移動文物,屬于國家所有:
(一)中國境內出土的文物,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國有文物收藏單位以及其他國家機關、部隊和國有企業、事業組織等收藏、保管的文物;
(三)國家征集、購買的文物;
(四)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捐贈給國家的文物;
(五)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其他文物。
屬于國家所有的可移動文物的所有權不因其保管、收藏單位的終止或者變更而改變。
國有文物所有權受法律保護,不容侵犯。
第六條 屬于集體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紀念建筑物、古建筑和祖傳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權受法律保護。文物的所有者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七條 一切機關、組織和個人都有依法保護文物的義務。
第八條 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主管全國文物保護工作。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文物保護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承擔文物保護工作的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文物保護實施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文物保護工作。
第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重視文物保護,正確處理經濟建設、社會發展與文物保護的關系,確保文物安全。
基本建設、旅游發展必須遵守文物保護工作的方針,其活動不得對文物造成損害。
公安機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海關、城鄉建設規劃部門和其他有關國家機關,應當依法認真履行所承擔的保護文物的職責,維護文物管理秩序。
第十條 國家發展文物保護事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文物保護事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國家用于文物保護的財政撥款隨著財政收入增長而增加。
國有博物館、紀念館、文物保護單位等的事業性收入,專門用于文物保護,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侵占、挪用。
國家鼓勵通過捐贈等方式設立文物保護社會基金,專門用于文物保護,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侵占、挪用。
第十一條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國家加強文物保護的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文物保護的意識,鼓勵文物保護的科學研究,提高文物保護的科學技術水平。
第十二條 有下列事跡的單位或者個人,由國家給予精神鼓勵或者物質獎勵:
(一)認真執行文物保護法律、法規,保護文物成績顯著的;
(二)為保護文物與違法犯罪行為作堅決斗爭的;
(三)將個人收藏的重要文物捐獻給國家或者為文物保護事業作出捐贈的;
(四)發現文物及時上報或者上交,使文物得到保護的;
(五)在考古發掘工作中作出重大貢獻的;
(六)在文物保護科學技術方面有重要發明創造或者其他重要貢獻的;
(七)在文物面臨破壞危險時,搶救文物有功的;
(八)長期從事文物工作,作出顯著成績的。
第十三條 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在省級、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中,選擇具有重大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或者直接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報國務院核定公布。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報國務院備案。
市級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分別由設區的市、自治州和縣級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由縣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予以登記并公布。
第十四條 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并且具有重大歷史價值或者革命紀念意義的城市,由國務院核定公布為歷史文化名城。
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并且具有重大歷史價值或者革命紀念意義的城鎮、街道、村莊,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為歷史文化街區、村鎮,并報國務院備案。
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街區、村鎮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編制專門的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街區、村鎮保護規劃,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街區、村鎮的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第十五條 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分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市、縣級人民政府劃定必要的保護范圍,作出標志說明,建立記錄檔案,并區別情況分別設置專門機構或者專人負責管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和記錄檔案,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備案。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應當根據不同文物的保護需要,制定文物保護單位和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的具體保護措施,并公告施行。
第十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制定城鄉建設規劃,應當根據文物保護的需要,事先由城鄉建設規劃部門會同文物行政部門商定對本行政區域內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措施,并納入規劃。
第十七條 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鉆探、挖掘等作業。但是,因特殊情況需要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鉆探、挖掘等作業的,必須保證文物保護單位的安全,并經核定公布該文物保護單位的人民政府批準,在批準前應當征得上一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同意;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鉆探、挖掘等作業的,必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在批準前應當征得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同意。
第十八條 根據保護文物的實際需要,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在文物保護單位的周圍劃出一定的建設控制地帶,并予以公布。
在文物保護單位的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建設工程,不得破壞文物保護單位的歷史風貌;工程設計方案應當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經相應的文物行政部門同意后,報城鄉建設規劃部門批準。
第十九條 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不得建設污染文物保護單位及其環境的設施,不得進行可能影響文物保護單位安全及其環境的活動。對已有的污染文物保護單位及其環境的設施,應當限期治理。
第二十條 建設工程選址,應當盡可能避開不可移動文物;因特殊情況不能避開的,對文物保護單位應當盡可能實施原址保護。
實施原址保護的,建設單位應當事先確定保護措施,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報相應的文物行政部門批準,并將保護措施列入可行性研究報告或者設計任務書。
無法實施原址保護,必須遷移異地保護或者拆除的,應當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遷移或者拆除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批準前須征得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同意。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得拆除;需要遷移的,須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批準。
依照前款規定拆除的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中具有收藏價值的壁畫、雕塑、建筑構件等,由文物行政部門指定的文物 收藏單位收藏。
本條規定的原址保護、遷移、拆除所需費用,由建設單位列入建設工程預算。
第二十一條 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由使用人負責修繕、保養;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由所有人負責修繕、保養。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有損毀危險,所有人不具備修繕能力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幫助;所有人具備修繕能力而拒不依法履行修繕義務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給予搶救修繕,所需費用由所有人負擔。
對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修繕,應當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報相應的文物行政部門批準;對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 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修繕,應當報登記的縣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批準。
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遷移、重建,由取得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的單位承擔。
對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修繕、保養、遷移,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
第二十二條 不可移動文物已經全部毀壞的,應當實施遺址保護,不得在原址重建。但是,因特殊情況需 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征得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同意后,報省、自治區、直 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批準。
第二十三條 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屬于國家所有的紀念建筑物或者古建筑,除可以建立博物館、保管所或者辟為參觀游覽場所外,如果必須作其他用途的,應當經核定公布該文物保護單位的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征得上一級文物行政部門同意后,報核定公布該文物保護單位的人民政府批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其他用途的,應當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批準。國有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作其他用途的,應當報告縣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
第二十四條 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不得轉讓、抵押。建立博物館、保管所或者辟為參觀游覽場所的國有文物保護單位,不得作為企業資產經營。
第二十五條 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不得轉讓、抵押給外國人。
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轉讓、抵押或者改變用途的,應當根據其級別報相應的文物行政部門備案;由當地人民政府出資幫助修繕的,應當報相應的文物行政部門批準。
第二十六條 使用不可移動文物,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負責保護建筑物及其附屬文物的安全,不得損毀、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動文物。
對危害文物保護單位安全、破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風貌的建筑物、構筑物,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及時調查處理,必要時,對該建筑物、構筑物予以拆遷。
第二十七條 一切考古發掘工作,必須履行報批手續;從事考古發掘的單位,應當經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批準。
地下埋藏的文物,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都不得私自發掘。
第二十八條 從事考古發掘的單位,為了科學研究進行考古發掘,應當提出發掘計劃,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批準;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考古發掘計劃,應當經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審核后報國務院批準。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在批準或者審核前,應當征求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及其他科研機構和有關專家的意見。
第二十九條 進行大型基本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當事先報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組織從事考古發掘的單位在工程范圍內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進行考古調查、勘探。
考古調查、勘探中發現文物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根據文物保護的要求會同建設單位共同商定保護措施;遇有重要發現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及時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處理 。
第三十條 需要配合建設工程進行的考古發掘工作,應當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行政部門在勘探工作的基礎上提出發掘計劃,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批準。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在批準前,應當征求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及其他科研機構和有關專家的意見。
確因建設工期緊迫或者有自然破壞危險,對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急需進行搶救發掘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組織發掘,并同時補辦審批手續。
第三十一條 凡因進行基本建設和生產建設需要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所需費用由建設單位列入建設工程預算。
第三十二條 在進行建設工程或者在農業生產中,任何單位或者個人發現文物,應當保護現場,立即報告當地文物行政部門,文物行政部門接到報告后,如無特殊情況,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趕赴現場,并在七日內提出處理意見。文物行政部門可以報請當地人民政府通知公安機關協助保護現場;發現重要文物的,應當立即上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報告后十五日內提出處理意見。
依照前款規定發現的文物屬于國家所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哄搶、私分、藏匿。
第三十三條 非經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報國務院特別許可,任何外國人或者外國團體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進行考古調查、勘探、發掘。
第三十四條 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的結果,應當報告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
考古發掘的文物,應當登記造冊,妥善保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移交給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或者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指定的國有博物館、圖書館或者其他國有收藏文物的單位收藏。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或者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批準,從事考古發掘的單位可以保留少量出土文物作為科研標本。
考古發掘的文物,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侵占。
第三十五條 根據保證文物安全、進行科學研究和充分發揮文物作用的需要,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經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可以調用本行政區域內的出土文物;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經國務院批準,可以調用全國的重要出土文物。
第三十六條 博物館、圖書館和其他文物收藏單位對收藏的文物,必須區分文物等級,設置藏品檔案,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并報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門備案。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應當分別建立本行政區域內的館藏文物檔案;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國家一級文物藏品檔案和其主管的國有文物收藏單位館藏文物檔案。
第三十七條 文物收藏單位可以通過下列方式取得文物:
(一)購買;
(二)接受捐贈;
(三)依法交換;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
國有文物收藏單位還可以通過文物行政部門指定保管或者調撥方式取得文物。
第三十八條 文物收藏單位應當根據館藏文物的保護需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報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門備案。未經批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調取館藏文物。
文物收藏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對館藏文物的安全負責。國有文物收藏單位的法定代表人離任時,應當按照館藏文物檔案辦理館藏文物移交手續。
第三十九條 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可以調撥全國的國有館藏文物。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可以調撥本行政區域內其主管的國有文物收藏單位館藏文物;調撥國有館藏一級文物,應當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備案。
國有文物收藏單位可以申請調撥國有館藏文物。
第四十條 文物收藏單位應當充分發揮館藏文物的作用,通過舉辦展覽、科學研究等活動,加強對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和革命傳統的宣傳教育。
國有文物收藏單位之間因舉辦展覽、科學研究等需借用館藏文物的,應當報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門備案;借用館藏一級文物,應當經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批準。
非國有文物收藏單位和其他單位舉辦展覽需借用國有館藏文物的,應當報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門批準;借用國有館藏一級文物,應當經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批準。
文物收藏單位之間借用文物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三年。
第四十一條 已經建立館藏文物檔案的國有文物收藏單位,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批準,并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備案,其館藏文物可以在國有文物收藏單位之間交換;交換館藏一級文物的,必須經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批準。
第四十二條 未建立館藏文物檔案的國有文物收藏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置其館藏文物。
第四十三條 依法調撥、交換、借用國有館藏文物,取得文物的文物收藏單位可以對提供文物的文物收藏單位給予合理補償,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制定。
國有文物收藏單位調撥、交換、出借文物所得的補償費用,必須用于改善文物的收藏條件和收集新的文物,不得挪作他用;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侵占。
調撥、交換、借用的文物必須嚴格保管,不得丟失、損毀。
第四十四條 禁止國有文物收藏單位將館藏文物贈與、出租或者出售給其他單位、個人。
第四十五條 國有文物收藏單位不再收藏的文物的處置辦法,由國務院另行制定。
第四十六條 修復館藏文物,不得改變館藏文物的原狀;復制、拍攝、拓印館藏文物,不得對館藏文物造成損害。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不可移動文物的單體文物的修復、復制、拍攝、拓印,適用前款規定。
第四十七條 博物館、圖書館和其他收藏文物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配備防火、防盜、防自然損壞的設施,確保館藏文物的安全。
第四十八條 館藏一級文物損毀的,應當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核查處理。其他館藏文物損毀的,應當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核查處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應當將核查處理結果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備案。
館藏文物被盜、被搶或者丟失的,文物收藏單位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并同時向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門報告。
第四十九條 文物行政部門和國有文物收藏單位的工作人員不得借用國有文物,不得非法侵占國有文物。
第五十條 文物收藏單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收藏通過下列方式取得的文物:
(一)依法繼承或者接受贈與;
(二)從文物商店購買;
(三)從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購買;
(四)公民個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換或者依法轉讓;
(五)國家規定的其他合法方式。
文物收藏單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收藏的前款文物可以依法流通。
第五十一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得買賣下列文物:
(一)國有文物,但是國家允許的除外;
(二)非國有館藏珍貴文物;
(三)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中的壁畫、雕塑、建筑構件等,但是依法拆除的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中的壁畫、雕塑、建筑構件等不屬于本法第二十條第四款規定的應由文物收藏單位收藏的除外;
(四)來源不符合本法第五十條規定的文物。
第五十二條 國家鼓勵文物收藏單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將其收藏的文物捐贈給國有文物收藏單位或者出借給文物收藏單位展覽和研究。
國有文物收藏單位應當尊重并按照捐贈人的意愿,對捐贈的文物妥善收藏、保管和展示。
國家禁止出境的文物,不得轉讓、出租、質押給外國人。
第五十三條 文物商店應當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批準設立,依法進行管理。
文物商店不得從事文物拍賣經營活動,不得設立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
第五十四條 依法設立的拍賣企業經營文物拍賣的,應當取得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頒發的文物拍賣許可證。
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不得從事文物購銷經營活動,不得設立文物商店。
第五十五條 文物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文物商店或者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
文物收藏單位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文物商店或者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
禁止設立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和外商獨資的文物商店或者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
除經批準的文物商店、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外,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從事文物的商業經營活動。
第五十六條 文物商店銷售的文物,在銷售前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審核;對允許銷售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應當作出標識。
拍賣企業拍賣的文物,在拍賣前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審核,并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備案;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不能確定是否可以拍賣的,應當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審核。
第五十七條 文物商店購買、銷售文物,拍賣企業拍賣文物,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作出記錄,并報原審核的文物行政部門備案。
拍賣文物時,委托人、買受人要求對其身份保密的,文物行政部門應當為其保密;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五十八條 文物行政部門在審核擬拍賣的文物時,可以指定國有文物收藏單位優先購買其中的珍貴文物。購買價格由文物收藏單位的代表與文物的委托人協商確定。
第五十九條 銀行、冶煉廠、造紙廠以及廢舊物資回收單位,應當與當地文物行政部門共同負責揀選摻雜在金銀器和廢舊物資中的文物。揀選文物除供銀行研究所必需的歷史貨幣可以由人民銀行留用外,應當移交當地文物行政部門。移交揀選文物,應當給予合理補償。
第六十條 國有文物、非國有文物中的珍貴文物和國家規定禁止出境的其他文物,不得出境;但是依照本法規定出境展覽或者因特殊需要經國務院批準出境的除外。
第六十一條 文物出境,應當經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指定的文物進出境審核機構審核。經審核允許出境的文物,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發給文物出境許可證,從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指定的口岸出境。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運送、郵寄、攜帶文物出境,應當向海關申報;海關憑文物出境許可證放行。
第六十二條 文物出境展覽,應當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批準;一級文物超過國務院規定數量的,應當報國務院批準。
一級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損品,禁止出境展覽。
出境展覽的文物出境,由文物進出境審核機構審核、登記。海關憑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或者國務院的批準文件放行。出境展覽的文物復進境,由原文物進出境審核機構審核查驗。
第六十三條 文物臨時進境,應當向海關申報,并報文物進出境審核機構審核、登記。
臨時進境的文物復出境,必須經原審核、登記的文物進出境審核機構審核查驗;經審核查驗無誤的,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發給文物出境許可證,海關憑文物出境許可證放行。
第六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二)故意或者過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的;
(三)擅自將國有館藏文物出售或者私自送給非國有單位或者個人的;
(四)將國家禁止出境的珍貴文物私自出售或者送給外國人的;
(五)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的;
(六)走私文物的;
(七)盜竊、哄搶、私分或者非法侵占國有文物的;
(八)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其他妨害文物管理行為。
第六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造成文物滅失、損毀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走私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海關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六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資質證書:
(一)擅自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進行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鉆探、挖掘等作業的;
(二)在文物保護單位的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建設工程,其工程設計方案未經文物行政部門同意、報城鄉建設規劃部門批準,對文物保護單位的歷史風貌造成破壞的;
(三)擅自遷移、拆除不可移動文物的;
(四)擅自修繕不可移動文物,明顯改變文物原狀的;
(五)擅自在原址重建已全部毀壞的不可移動文物,造成文物破壞的;
(六)施工單位未取得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擅自從事文物修繕、遷移、重建的。
刻劃、涂污或者損壞文物尚不嚴重的,或者損毀依照本法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設立的文物保護單位標志的,由公安機關或者文物所在單位給予警告,可以并處罰款。
第六十七條 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或者建設控制地帶內建設污染文物保護單位及其環境的設施的,或者對已有的污染文物保護單位及其環境的設施未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治理的,由環境保護行政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六十八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一萬元以上的,并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不足一萬元的,并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轉讓或者抵押國有不可移動文物,或者將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作為企業資產經營的;
(二)將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轉讓或者抵押給外國人的;
(三)擅自改變國有文物保護單位的用途的。
第六十九條 歷史文化名城的布局、環境、歷史風貌等遭到嚴重破壞的,由國務院撤銷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歷史文化城鎮、街道、村莊的布局、環境、歷史風貌等遭到嚴重破壞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撤銷其歷史文化街區、村鎮稱號;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并處二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文物收藏單位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配備防火、防盜、防自然損壞的設施的;
(二)國有文物收藏單位法定代表人離任時未按照館藏文物檔案移交館藏文物,或者所移交的館藏文物與館藏文物檔案不符的;
(三)將國有館藏文物贈與、出租或者出售給其他單位、個人的;
(四)違反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五條規定處置國有館藏文物的;
(五)違反本法第四十三條規定挪用或者侵占依法調撥、交換、出借文物所得補償費用的。
第七十一條 買賣國家禁止買賣的文物或者將禁止出境的文物轉讓、出租、質押給外國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經營額一萬元以上的,并處違法經營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經營額不足一萬元的,并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七十二條 未經許可,擅自設立文物商店、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或者擅自從事文物的商業經營活動,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予以制止,沒收違法所得、非法經營的文物,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并處違法經營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并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七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非法經營的文物,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并處違法經營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并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書:
(一)文物商店從事文物拍賣經營活動的;
(二)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從事文物購銷經營活動的;
(三)文物商店銷售的文物、拍賣企業拍賣的文物,未經審核的;
(四)文物收藏單位從事文物的商業經營活動的。
第七十四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門會同公安機關追繳文物;情節嚴重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發現文物隱匿不報或者拒不上交的;
(二)未按照規定移交揀選文物的。
第七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門責令改正:
(一)改變國有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的用途,未依照本法規定報告的;
(二)轉讓、抵押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或者改變其用途,未依照本法規定備案的;
(三)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的使用人拒不依法履行修繕義務的;
(四)考古發掘單位未經批準擅自進行考古發掘,或者不如實報告考古發掘結果的;
(五)文物收藏單位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館藏文物檔案、管理制度,或者未將館藏文物檔案、管理制度備案的;
(六)違反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未經批準擅自調取館藏文物的;
(七)館藏文物損毀未報文物行政部門核查處理,或者館藏文物被盜、被搶或者丟失,文物收藏單位未及時向公安機關或者文物行政部門報告的;
(八)文物商店銷售文物或者拍賣企業拍賣文物,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作出記錄或者未將所作記錄報文物行政部門備案的。
第七十六條 文物行政部門、文物收藏單位、文物商店、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的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依法開除公職或者吊銷其從業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文物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濫用審批權限、不履行職責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造成嚴重后果的;
(二)文物行政部門和國有文物收藏單位的工作人員借用或者非法侵占國有文物的;
(三)文物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文物商店或者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的;
(四)因不負責任造成文物保護單位、珍貴文物損毀或者流失的;
(五)貪污、挪用文物保護經費的。
前款被開除公職或者被吊銷從業資格的人員,自被開除公職或者被吊銷從業資格之日起十年內不得擔任文物管理人員或者從事文物經營活動。
第七十七條 有本法第六十六條、第六十八條、第七十條、第七十一條、第七十四條、第七十五條規定所列行為之一的,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國家工作人員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十八條 公安機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海關、城鄉建設規劃部門和其他國家機關,違反本法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造成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損毀或者流失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九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海關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沒收的文物應當登記造冊,妥善保管,結案后無償移交文物行政部門,由文物行政部門指定的國有文物收藏單位收藏。
第八十條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以下簡稱文物保護法),制定本實施條例。
第二條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和地方文物保護專項經費,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投資主管部門、財政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共同實施管理。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侵占、挪用。
第三條 國有的博物館、紀念館、文物保護單位等的事業性收入,應當用于下列用途:
(一)文物的保管、陳列、修復、征集;
(二)國有的博物館、紀念館、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和建設;
(三)文物的安全防范;
(四)考古調查、勘探、發掘;
(五)文物保護的科學研究、宣傳教育。
第四條 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和教育、科技、新聞出版、廣播電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做好文物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
第五條 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文物保護的科學技術研究規劃,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文物保護科技成果的推廣和應用,提高文物保護的科學技術水平。
第六條 有文物保護法第十二條所列事跡之一的單位或者個人,由人民政府及其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有關部門給予精神鼓勵或者物質獎勵。
第七條 歷史文化名城,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報國務院核定公布。
歷史文化街區、村鎮,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報本級人民政府核定公布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的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街區、村鎮的保護規劃,應當符合文物保護的要求。
第八條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自核定公布之日起1年內,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必要的保護范圍,作出標志說明,建立記錄檔案,設置專門機構或者指定專人負責管理。
設區的市、自治州級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自核定公布之日起1年內,由核定公布該文物保護單位的人民政府劃定保護范圍,作出標志說明,建立記錄檔案,設置專門機構或者指定專人負責管理。
第九條 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是指對文物保護單位本體及周圍一定范圍實施重點保護的區域。
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應當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類別、規模、內容以及周圍環境的歷史和現實情況合理劃定,并在文物保護單位本體之外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確保文物保護單位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第十條 文物保護單位的標志說明,應當包括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名稱、公布機關、公布日期、立標機關、立標日期等內容民族自治地區的文物保護單位的標志說明,應當同時用規范漢字和當地通用的少數民族文字書寫。
第十一條 文物保護單位的記錄檔案,應當包括文物保護單位本體記錄等科學技術資料和有關文獻記載、行政管理等內容。
文物保護單位的記錄檔案,應當充分利用文字、音像制品、圖畫、拓片、摹本、電子文本等形式,有效表現其所載內容。
第十二條 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和屬于國家所有的紀念建筑物、古建筑,被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置專門機構或者指定機構負責管理。其他文物保護單位,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置專門機構或者指定機構、專人負責管理;指定專人負責管理的,可以采取聘請文物保護員的形式。
文物保護單位有使用單位的,使用單位應當設立群眾性文物保護組織;沒有使用單位的,文物保護單位所在地的村民委員會或者居民委員會可以設立群眾性文物保護組織。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群眾性文物保護組織的活動給予指導和支持。
負責管理文物保護單位的機構,應當建立健全規章制度,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其安全保衛人員,可以依法配備防衛器械。
第十三條 文物保護單位的建設控制地帶,是指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外,為保護文物保護單位的安全、環境、歷史風貌對建設項目加以限制的區域。
文物保護單位的建設控制地帶,應當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類別、規模、內容以及周圍環境的歷史和現實情況合理劃定。
第十四條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建設控制地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劃定并公布。
省級、設區的市、自治州級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建設控制地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由核定公布該文物保護單位的人民政府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劃定并公布。
第十五條 承擔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遷移、重建工程的單位,應當同時取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發給的相應等級的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給的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其中,不涉及建筑活動的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遷移、重建,應當由取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發給的相應等級的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的單位承擔。
第十六條 申領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取得文物博物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
(二)有從事文物保護工程所需的技術設備;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七條 申領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應當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決定。決定批準的,發給相應等級的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決定不批準的,應當書面通知當事人并說明理由。文物保護工程資質等級的分級標準和審批辦法,由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八條 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計劃和工程設計方案前,應當征求上一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第十九條 危害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全或者破壞其歷史風貌的建筑物、構筑物,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調查處理。
危害省級、設區的市、自治州級、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安全或者破壞其歷史風貌的建筑物、構筑物,由核定公布該文物保護單位的人民政府負責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申請從事考古發掘的單位,取得考古發掘資質證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4名以上取得考古發掘領隊資格的人員;
(二)有取得文物博物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
(三)有從事文物安全保衛的專業人員;
(四)有從事考古發掘所需的技術設備;
(五)有保障文物安全的設施和場所;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二十一條 申領考古發掘資質證書,應當向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決定。決定批準的,發給考古發掘資質證書;決定不批準的,應當書面通知當事人并說明理由。
第二十二條 考古發掘項目實行領隊負責制度。擔任領隊的人員,應當取得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給的考古發掘領隊資格證書。
第二十三條 配合建設工程進行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建設工程范圍內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由建設工程所在地的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聯合組織實施;其中,特別重要的建設工程范圍內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由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建設單位對配合建設工程進行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應當予以協助,不得妨礙考古調查、勘探、發掘。
第二十四條 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文物保護法第三十條第一款規定的發掘計劃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決定。決定批準的,發給批準文件;決定不批準的,應當書面通知當事人并說明理由。
文物保護法第三十條第二款規定的搶救性發掘,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開工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補辦審批手續。
第二十五條 考古調查、勘探、發掘所需經費的范圍和標準,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六條 從事考古發掘的單位應當在考古發掘完成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提交結項報告,并于提交結項報告之日起3年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提交考古發掘報告。
第二十七條 從事考古發掘的單位提交考古發掘報告后,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各自職權批準,可以保留少量出土文物作為科研標本,并應當于提交發掘報告之日起6個月內將其他出土文物移交給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國有的博物館、圖書館或者其他國有文物收藏單位收藏。
第二十八條 文物收藏單位應當建立館藏文物的接收、鑒定、登記、編目和檔案制度,庫房管理制度,出入庫、注銷和統計制度,保養、修復和復制制度。
第二十九條 縣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本行政區域內的館藏文物檔案,按照行政隸屬關系報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本行政區域內的館藏文物檔案,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本行政區域內的一級文物藏品檔案,報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三十條 文物收藏單位之間借用館藏文物,借用人應當對借用的館藏文物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確保文物的安全。
借用的館藏文物的滅失、損壞風險,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由借用該館藏文物的文物收藏單位承擔。
第三十一條 國有文物收藏單位未依照文物保護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建立館藏文物檔案并將館藏文物檔案報主管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的,不得交換、借用館藏文物。
第三十二條 修復、復制、拓印館藏二級文物和館藏三級文物的,應當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批準;修復、復制、拓印館藏一級文物的,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第三十三條 從事館藏文物修復、復制、拓印的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取得中級以上文物博物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
(二)有從事館藏文物修復、復制、拓印所需的場所和技術設備;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三十四條 從事館藏文物修復、復制、拓印,應當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決定。決定批準的,發給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決定不批準的,應當書面通知當事人并說明理由。
第三十五條 為制作出版物、音像制品等拍攝館藏二級文物和館藏三級文物的,應當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拍攝館藏一級文物的,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第三十六條 館藏文物被盜、被搶或者丟失的,文物收藏單位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并同時向主管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主管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接到文物收藏單位的報告后24小時內,將有關情況報告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
第三十七條 國家機關和國有的企業、事業組織等收藏、保管國有文物的,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建立文物藏品檔案制度,并將文物藏品檔案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二)建立、健全文物藏品的保養、修復等管理制度,確保文物安全;
(三)文物藏品被盜、被搶或者丟失的,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并同時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第三十八條 文物收藏單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依法收藏文物,其依法收藏的文物的所有權受法律保護。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收藏文物的,可以要求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對其收藏的文物提供鑒定、修復、保管等方面的咨詢。
第三十九條 設立文物商店,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2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注冊資本;
(二)有5名以上取得中級以上文物博物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
(三)有保管文物的場所、設施和技術條件;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四十條 設立文物商店,應當依照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決定。決定批準的,發給批準文件;決定不批準的,應當書面通知當事人并說明理由。
第四十一條 依法設立的拍賣企業,從事文物拍賣經營活動的,應當有5名以上取得高級文物博物專業技術職務的文物拍賣專業人員,并取得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發給的文物拍賣許可證。
第四十二條 依法設立的拍賣企業申領文物拍賣許可證,應當向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決定。決定批準的,發給文物拍賣許可證;決定不批準的,應當書面通知當事人并說明理由。
第四十三條 文物商店購買、銷售文物,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拍賣文物,應當記錄文物的名稱、圖錄、來源、文物的出賣人、委托人和買受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有效身份證件號碼或者有效證照號碼以及成交價格,并報核準其銷售、拍賣文物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備案。接受備案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為其保密,并將該記錄保存75年。
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文物商店和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的監督檢查。
第五十四條 公安機關、工商行政管理、文物、海關、城鄉規劃、建設等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濫用審批權限、不履行職責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取得相應等級的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擅自承擔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遷移、重建工程的,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取得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給的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擅自承擔含有建筑活動的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遷移、重建工程的,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五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取得資質證書,擅自從事館藏文物的修復、復制、拓印活動的,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活動;沒收違法所得和從事違法活動的專用工具、設備;造成嚴重后果的,并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七條 文物保護法第六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罰款,數額為200元以下。
第五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批準擅自修復、復制、拓印、拍攝館藏珍貴文物的,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警告;造成嚴重后果的,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九條 考古發掘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在規定期限內提交結項報告或者考古發掘報告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十條 考古發掘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在規定期限內移交文物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文物出境展覽超過展覽期限的,由國務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十二條 依照文物保護法第六十六條、第七十三條的規定,單位被處以吊銷許可證行政處罰的,應當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逾期未辦理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六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改變國有的博物館、紀念館、文物保護單位等的事業性收入的用途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四條 本條例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條 為規范拍賣行為,維護拍賣秩序,推動拍賣業的對外開放,促進拍賣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以下簡稱《拍賣法》)和有關外商投資的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拍賣企業進行的拍賣活動。
各種經營性拍賣活動,應當由依法設立的拍賣企業進行。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拍賣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從事經營性拍賣活動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條 商務部是拍賣行業主管部門,對全國拍賣業實施監督管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省級)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 ( 以下簡稱市級 ) 商務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拍賣業實施監督管理。
第五條 拍賣企業從事拍賣活動,應當遵守《拍賣法》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的規定,遵循公開、公平、公正、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六條 申請設立拍賣企業的投資者應有良好的信譽,無違反中國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的行為。
第七條 設立拍賣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一百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注冊資本;
(二)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章程;
(三)有固定的辦公場所;
(四)有三名以上取得拍賣業從業資格的人員,其中至少有一名是拍賣師;并有與主營業務密切聯系的行業從業資格的專職或兼職人員;
(五) 有符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本辦法規定的拍賣業務規則;
(六)符合商務主管部門有關拍賣行業發展規劃。
第八條 申請設立拍賣企業,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公司章程、拍賣業務規則;
(三)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發的《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
(四)擬任法定代表人簡歷和有效身份證明;
(五)擬聘任的拍賣師執業資格證書及從業人員的相關資質證明;
(六)固定辦公場所產權證明或租用合同;
第九條 拍賣企業從事文物拍賣的,應當遵循有關文物拍賣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國家行政機關依法沒收的物品,充抵稅款、罰款的物品、人民法院依法沒收的物品,充抵罰金、罰款的物品以及無法返還的追回物品和其他特殊國有資產等標的的拍賣應由具有相應拍賣資格的拍賣企業承擔,具體資格條件由省級商務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依據規范管理、擇優選用的原則制定,并報商務部備案。
第十條 拍賣企業的名稱應當符合企業名稱登記管理的有關規定。拍賣企業名稱中的行業表述應當標明"拍賣"字樣。
第十一條 拍賣企業申請設立分公司,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符合拍賣業發展規劃;
(二)年檢合格;
(三)企業的注冊資本不少于五百萬元人民幣且全部繳清,拍賣企業對每個分公司,需撥付不少于一百萬元人民幣的資金或實物;
(四)分公司應有兩名以上取得拍賣業從業資格的人員,并有與主營業務密切聯系的行業從業資格的專職或兼職人員;
(五)有固定的辦公場所;
(六)經營拍賣業務三年以上,最近兩年連續盈利,其上年拍賣成交額超過五千萬元人民幣;或者上年拍賣成交額超過二億元人民幣。
第十二條 拍賣企業設立分公司,申請人需要提交下列材料 :
(一)擬設立分公司的申請報告;
(二)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三)最近兩年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年度財務會計報表;
(四)擬任分公司負責人簡歷及有效身份證明;
(五)擬聘任的拍賣師執業資格證書及從業人員的相關資質證明;
(六)固定辦公場所的產權證明或租用合同。
第十三條 設立拍賣企業及分公司,按照下列程序辦理:
申請設立拍賣企業及分公司,應當先經企業或分公司所在地市級商務主管部門審查后,報省級商務主管部門核準并頒發拍賣經營批準證書。申請人持拍賣經營批準證書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登記手續。
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對拍賣企業及分公司的設立許可可以采取聽證方式。
拍賣經營批準證書由商務部統一印制。
第十四條 拍賣企業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變更注冊登記項目前,應當先報省級商務主管部門核準,并由其換發拍賣經營批準證書。
第十五條 拍賣企業及分公司自領取拍賣經營批準證書之日起,六個月內未領取營業執照,其拍賣經營批準證書自動失效。
拍賣企業及分公司成立后六個月未開業,或開業后連續六個月無正當理由未舉辦拍賣會或沒有營業納稅證明的,由有關部門依法吊銷其營業執照,商務主管部門收回拍賣經營批準證書。
第十六條 拍賣企業根據章程規定事由、股東會決議或其他事由解散的;或者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及本辦法規定被責令關閉或者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被依法宣告破產的,由有關部門依法注銷。
第十七條 外商投資拍賣企業可以從事經營性拍賣活動,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鼓勵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先進的拍賣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廣泛的國際拍賣營銷網絡的外國投資者設立外商投資拍賣企業。
第十九條 設立外商投資拍賣企業除應符合本辦法第七條的規定外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符合外商投資企業注冊資本和投資總額的有關規定;
(二)外商投資拍賣企業的經營期限一般不超過三十年,在中西部設立外商投資拍賣企業的經營期限一般不超過四十年。
第二十條 已批準設立的外商投資拍賣企業申請設立分公司的,除符合本辦法第十一條外,還應按時參加外商投資企業聯合年檢并年檢合格。
第二十一條 設立外商投資拍賣企業,申請人除提交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材料外 , 還應提交下列材料:
(一)合同、章程(外資拍賣企業只報送章程)及其附件等;
(二)投資各方的銀行資信證明、登記注冊證明(復印件);
(三)投資各方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最近一年的審計報告;
(四)中國投資者擬投入到中外合資、合作拍賣企業的國有資產的評估報告;
(五)擬設立外商投資拍賣企業董事會成員名單及投資各方董事委派書。
外商投資拍賣企業設立分公司,申請人除提交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材料外,還應提交企業驗資報告。
第二十二條 設立外商投資拍賣企業及分公司,按照下列程序辦理:
申請人應向商務部報送第二十條規定的申請材料。商務部應自收到全部申請材料之日起在規定時間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對于批準設立的,頒發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和拍賣經營批準證書,對于不批準的,應說明原因。
申請人應當自收到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和拍賣經營批準證書之日起一個月內,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登記手續。
商務部對外商投資拍賣企業及分公司的設立許可可以采取聽證方式。
第二十三條 外商投資拍賣企業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變更注冊登記項目前,應當報商務部核準,并換發拍賣經營批準證書和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
第二十四條 外商投資拍賣企業及分公司成立后六個月未開業,或開業后連續六個月無正當理由未舉辦拍賣會或沒有營業納稅證明的,由有關部門依法吊銷其營業執照,商務部收回拍賣經營批準證書。
第二十五條 外商投資拍賣企業根據章程規定事由、股東會或董事會決議或其他事由解散的;或者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及本辦法規定被責令關閉的;或者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被依法宣告破產的,由有關部門依法注銷。
第二十六條 國家對拍賣專業技術人員實行執業資格制度,獲得拍賣師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經注冊后,方可主持拍賣活動。
本辦法所稱拍賣師是指經全國統一考試合格,取得人事部、商務部聯合用印的,由中國拍賣行業協會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師執業資格證書》,并經注冊登記的人員。
第二十七條 拍賣師只能在一個拍賣企業注冊執業且不得以其拍賣師個人身份在其他拍賣企業兼職;
拍賣師不得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師執業資格證書》借予他人或其他單位使用。
第二十八條 拍賣師可以變更執業注冊單位。拍賣師變更執業注冊單位的,應當向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辦理注冊變更手續。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應將拍賣師注冊登記及變更情況每月定期報商務部備案。
第二十九條 下列物品或者財產權利禁止拍賣:
(一)法律、法規禁止買賣的;
(二)所有權或者處分權有爭議,未經司法、行政機關確權的;
(三)尚未辦結海關手續的海關監管貨物。
第三十條 拍賣企業應當依法開展拍賣活動,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出租、擅自轉讓拍賣經營權;
(二)對拍賣標的進行虛假宣傳,給買受人造成經濟損失;
(三)雇傭未依法注冊的拍賣師或其他人員充任拍賣師主持拍賣活動的;
(四)采用惡意降低傭金比例或低于拍賣活動成本收取傭金,甚至不收取傭金(義拍除外)或給予委托人回扣等手段進行不正當競爭的;
(五)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
第三十一條 拍賣企業發現拍賣標的中有公安機關通報協查物品或贓物,應當立即向所在地公安機關報告。
第三十二條 競買人委托他人代理競買的,應當出具授權委托書和競買人、代理人的身份證明復印件。
授權委托書應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代理權限和期間。
第三十三條 拍賣實施前,拍賣企業與委托人應當就拍賣未成交的有關事宜或因委托人中止或終止拍賣所造成損失的賠償責任等事項達成書面協議。
第三十四條 對委托人送交的拍賣物品,拍賣企業應當由專人負責,妥善保管,建立拍賣品保管、值班和交接班制度,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第三十五條 拍賣企業舉辦拍賣活動,應當根據拍賣標的物的屬性及拍賣的性質,按照《拍賣法》及相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日期進行公告。公告應當發布在拍賣標的所在地以及拍賣會舉行地商務主管部門指定的發行量較大的報紙或其他有同等影響的媒體。
第三十六條 拍賣企業應當在拍賣會前展示拍賣標的,為競買人提供查看拍賣標的的條件并向競買人提供有關資料。
展示時間應不少于兩日,鮮活物品或其他不易保存的物品除外。
第三十七條 拍賣企業有權查明或者要求委托人書面說明拍賣標的的來源和瑕疵。
拍賣企業應當向競買人說明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拍賣標的的瑕疵。
第三十八條 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對拍賣標的受讓人有特別規定的,拍賣企業應當將標的拍賣給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要求的競買人。
拍賣標的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規定需要行政許可的經營資格且依法可以轉讓的,委托人應在拍賣前應當征得行政許可機關的同意。
第三十九條 拍賣企業可以在拍賣會現場設立委托競買席,并在拍賣會開始時對全體競買人作出說明。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中止拍賣:
(一)沒有競買人參加拍賣的;
(二)第三人對拍賣標的所有權或處分權有爭議并當場提供有效證明的;
(三)委托人在拍賣會前以正當理由書面通知拍賣企業中止拍賣的;
(四)發生意外事件致使拍賣活動暫時不能進行的;
(五)出現其他依法應當中止的情形的。
中止拍賣由拍賣企業宣布。中止拍賣的事由消失后,應恢復拍賣。
第四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終止拍賣:
(一)人民法院、仲裁機構或者有關行政機關認定委托人對拍賣標的無處分權并書面通知拍賣企業的;
(二)拍賣標的被認定為贓物的;
(三)發生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致使拍賣活動無法進行的;
(四)拍賣標的在拍賣前毀損、滅失的;
(五)委托人在拍賣會前書面通知拍賣企業終止拍賣的;
(六)出現其他依法應當終止的情形的。
終止拍賣由拍賣企業宣布。拍賣終止后,委托人要求繼續進行拍賣的,應當重新辦理拍賣手續。
第四十二條 外商投資拍賣企業與內資拍賣企業聯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舉辦拍賣會的,其拍賣標的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及本辦法的有關規定。
第四十三條 商務部組織制定有關拍賣行業規章、政策,指導各地制定拍賣行業發展規劃,依法建立拍賣業監督核查、行業統計和信用管理制度;負責拍賣行業利用外資的促進與管理;對拍賣行業自律組織進行業務指導。
第四十四條 省級商務主管部門負責制定和實施本地區拍賣行業發展規劃,并將規劃報商務部備案。
省級商務主管部門應建立本地區拍賣企業和從業人員的監督核查和行業統計及信用管理制度;負責設立拍賣企業和分公司的審核許可;管理與指導本地區的拍賣行業自律組織。
省級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創造條件,建立與拍賣企業、其他有關行政機關計算機檔案系統互聯網絡,對拍賣經營活動監督檢查的情況和處理結果應當予以記錄。每年度應當出具對拍賣企業的監督核查意見。對核查不合格的拍賣企業,應當責令限期整改,并將核查情況通報有關部門。
第四十五條 拍賣行業協會依法并根據章程,對拍賣企業和拍賣師進行監督。拍賣行業協會應當制定拍賣行業規范,加強行業自律管理,協調會員企業與政府有關部門及會員企業之間的關系,為會員企業提供服務,維護會員企業的合法權益。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在商務部的指導下,具體實施全國拍賣企業信用管理制度和組織拍賣師考試、考核和資格認定工作。
第四十六條 未經許可從事經營性拍賣活動的企業,應依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取締。
第四十七條 拍賣師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規定或有向監管部門隱瞞情況、提供虛假材料等其他違規行為的,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可將其違規事實及處理建議通告中國拍賣行業協會,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應依照有關規定對違規拍賣師進行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在十個工作日內書面抄送拍賣師執業地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
第四十八條 拍賣企業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對買受人造成損失的,拍賣企業應當給予賠償;屬于委托人責任的,拍賣企業有權向委托人追償。
第四十九條 拍賣企業違反第三十條第(一)項,由省級商務主管部門責令其改正,并處三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條 拍賣企業違反本辦法第三十條第(三)項的規定,由省級商務主管部門視情節輕重予以警告,并處以非法所得額一倍以上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三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委托人和買受人損失的,拍賣企業應當依法給予賠償。
第五十一條 拍賣企業違反本辦法第三十條第(二)項、第(四)項規定的,由有關行政機關依法進行處罰。
第五十二條 拍賣企業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規定,拍賣前違規進行公告或展示的,由省級商務主管部門視情節輕重予以警告,責令改正,延期拍賣或處以一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三條 拍賣企業、委托人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未說明拍賣標的的瑕疵,給買受人造成損害的,買受人有權要求拍賣企業給予賠償;屬于委托人責任的,拍賣企業有權向委托人追償。
拍賣企業、委托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真偽或者品質的,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以下簡稱免責聲明)。但是拍賣企業、委托人明確知道或應當知道拍賣標的有瑕疵時,免責聲明無效。
第五十四條 拍賣成交后,委托人沒有協助買受人依法辦理證照變更、產權過戶手續,造成買受人或拍賣企業損失的,委托人應當依法給予賠償。
委托人提出中止或者終止拍賣,給拍賣企業或者競買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賠償。
第五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級商務主管部門或商務部可以撤消有關拍賣企業及分公司設立的許可決定:
(一)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作出準予設立決定的;
(二)違反《拍賣法》和本辦法規定的設立條件作出準予設立決定的;
(三)超越法定職權作出準予設立決定的。
第五十六條 商務主管部門以及行業協會的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索賄受賄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七條 商務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對在執行公務中獲知的有關拍賣企業、委托人、競買人、買受人要求保密的內容,應當按保密規定為其保密,造成泄密的,按有關規定處理。拍賣企業認為向管理機關報送的材料有保密內容的,應注明"保密"字樣并密封。
第五十八條 農產品批發市場、機動車交易市場等商品交易市場引入拍賣方式及利用互聯網經營拍賣業務的管理,原則上參照本辦法執行,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第五十九條 國有獨資拍賣企業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改制。
第六十條 本辦法由商務部負責解釋。
第六十一條 本辦法自 200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第一條 規則制定
本規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其它有關法律、法規及本公司章程,參照國際通行慣例制定。
第二條 名詞解釋
本規則各條款內,下列詞語具有以下含義:
"本公司"指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本公司住所地"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宣武區琉璃廠東街80號;"競買人"指參加本公司舉辦的拍賣活動,在本公司登記并辦理了必要手續,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規定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參加競購拍賣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它組織。法律、法規對拍賣品的買賣條件或對競買人的資格有規定的,競買人應當具備規定的條件或資格。本規則中,除非另有說明或根據文義特殊需要,競買人均包括競買人的代理人;
"買受人"指在本公司舉辦的拍賣活動中以最高應價購得拍賣品的競買人;"委托人"指委托本公司拍賣本規則規定范圍內拍賣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它組織。本規則中,除非另有說明或根據文義特殊需要,委托人均包括委托人的代理人,但本公司除外;"拍賣品"指委托人交予本公司供拍賣活動拍賣的物品,尤其指任何圖錄內編有任何編號而加以說明的品;
"拍賣日"指在某次拍賣活動中,本公司公布的正式開始進行拍賣交易之日。若公布的開始日期與開始拍賣活動實際日期不一致,則以拍賣活動實際開始之日為準;"拍賣成交日"指在本公司舉辦的拍賣活動中,拍賣師以落槌或者以其它公開表示買定的方式確認任何拍賣品達成交易的日期;"落槌價"指拍賣師落槌決定將拍賣品售予買受人的價格;"出售收益"指支付委托人的款項凈額,該凈額為落槌價減去按比率計算的傭金、各項費用及委托人應支付本公司的其它款項后的余額;
"購買價款"指買受人因購買拍賣品而應支付的包括落槌價、全部酬金、應由買受人支付的其它各項費用以及因買受人不履行義務而應當支付的所有費用在內的總和;
"各項費用"指本公司對拍賣品進行保險、制作拍賣品圖錄及其它形式的宣傳品、包裝、運輸、存儲等所收取的費用以及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或本規則規定而收取的其它費用;
"保留價"指委托人提出并與本公司協商后書面確定的拍賣品最低售價;
"參考價"指在拍賣品圖錄或其它介紹說明文字之后標明的拍賣品估計售價。參考價在拍賣日前較早時間估定,并非確定之售價,故有可能調整。
第三條 適用范圍
本公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和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組織和開展拍賣活動。凡參加本公司組織、開展的文物、藝術品等收藏品的拍賣活動的委托人、競買人、買受人和其它相關各方均應按照本規則執行。
在本公司舉辦的拍賣活動中,本公司一般擔任委托人的代理人,競買人的最高應價經拍賣師落槌或者以其它公開表示買定的方式確認時,即表明委托人與該競買人之間關于拍賣品的買賣合同關系已合法生效,該競買人即成為該拍賣品的買受人。因此產生之法律后果,由委托人與買受人各自承擔。本規則之規定,構成本公司以拍賣人身份與委托人及買受人訂立合約之相應條款。本規則之規定亦構成委托人與買受人之間關于拍賣品的買賣合同之相應條款。故,凡參加本公司拍賣活動的委托人、競買人、買受人和其它相關各方必須仔細閱讀并遵守本規則,并對自己參加本公司拍賣活動的行為負責。如因未仔細閱讀本規則而引發的任何損失或責任均由行為人自行承擔。
第五條 瑕疵擔保
本公司對拍賣品的真偽及/或質量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競買人及/或其代理人應親自審看拍賣品原物,對自己競投拍賣品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第六條 委托程序
委托人委托本公司拍賣其物品時,若為自然人的必須持有有效身份證或護照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認可的其它有效身份證件,并與本公司簽署委托拍賣合同;若為法人或者其它組織的,應憑有效注冊登記文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或者合法的授權委托證明文件,與本公司簽署委托拍賣合同。委托人委托本公司拍賣其物品時,即自動授權本公司對該物品自行制作照片、圖示、圖錄或其它形式的影像制品。
第七條 委托人之代理人
代理委托人委托本公司拍賣物品的,應向本公司出具相關委托證明文件。委托人的代理人若為自然人的,必須持有有效身份證或護照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認可的其它有效身份證明文件;若為法人或者其它組織的,應憑有效注冊登記文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或者合法的授權委托證明文件。本公司有權對上述委托事項以本公司認為合理的方式進行核查。
第八條 委托人之保證
委托人就其委托本公司拍賣的拍賣品不可撤銷地向本公司及買受人保證如下:
其對該拍賣品擁有絕對的所有權或享有合法的處分權,對該拍賣品的拍賣不會侵害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權益(包括著作權權益),亦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其已盡其所知,就該拍賣品的來源和瑕疵向本公司進行了全面、詳盡的披露和說明,不存在任何隱瞞或虛構之處;如果其違反上述保證,造成拍賣品的實際所有權人或聲稱擁有權利的任何第三人提出索賠或訴訟,致使本公司及/或買受人蒙受損失時,則委托人應負責賠償本公司及/或買受人因此所遭受的一切損失,并承擔因此而發生的一切費用和支出。
第九條 保留價
所有拍賣品均設有保留價,本公司與委托人約定無保留價的拍賣品除外。保留價由本公司與委托人通過協商書面確定。保留價數目一經雙方確定,其更改須事先征得對方書面同意。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某一拍賣品在本公司舉辦的拍賣會中未達保留價不成交而承擔任何責任。
第十條 本公司之決定權
本公司對下列事宜擁有完全的決定權:
通過拍賣品圖錄及/或新聞媒體及/或其它載體對任何拍賣品作任何內容說明及/或評價;是否應征詢任何專家意見;拍賣品在圖錄中插圖的先后次序、位置、版面大小等安排以及收費標準;拍賣品的展覽/展示方式;拍賣品在展覽/展示過程中的各項安排及所應支付費用的標準;除非本公司與委托人另有約定,本公司對某拍賣品是否適合由本公司拍賣,以及拍賣地點、拍賣日期、拍賣條件及拍賣方式等事宜擁有完全的決定權。
第十一條 未上拍拍賣品
委托人與本公司簽署委托拍賣合同且將拍賣品交付本公司后,若因任何原因致使本公司認為某拍賣品不適合由本公司拍賣的,則委托人應自收到本公司領取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取回該拍賣品(包裝及搬運等費用自負),本公司與委托人之間的委托拍賣合同自委托人領取該拍賣品之日解除。若在上述期限,委托人未取走拍賣品的,則本公司與委托人之間的委托拍賣合同自上述期限屆滿之日即告解除。若在委托拍賣合同解除后七日內,委托人仍未取走拍賣品的,則本公司有權以公開拍賣或以其它本公司認為合適的方式及條件出售該拍賣品,處置所得在扣除本公司因此產生之全部費用后,若有余款,則余款由委托人自行取回。
第十二條 拍賣中止
如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則本公司有權在實際拍賣前的任何時間中止任何拍賣品的拍賣活動:
本公司對拍賣品的歸屬或真實性持有異議;第三人對拍賣品的歸屬或真實性持有異議且能夠提供異議所依據的相關證據材料,并按照本公司規定交付擔保金,同時愿意對中止
拍賣活動所引起的法律后果及全部損失承擔全部法律責任;對委托人所作的說明或對本規則第八條所述委托人保證的準確性持有異議;有證據表明委托人已經違反或將要違反本規則的任何條款;存在任何其它合理原因。
第十三條 委托人撤回拍賣品
委托人在拍賣日前任何時間,向本公司發出書面通知說明理由并經本公司同意后,可撤回其拍賣品。但撤回拍賣品時,若該拍賣品已列入的圖錄或其它宣傳品已開始印刷,則應支付相當于該拍賣品保險金額百分之二十的款項并支付其它各項費用。如圖錄或任何其它宣傳品尚未印刷,也需支付相當于該拍賣品保險金額百分之十的款項并支付其它各項費用。因委托人撤回拍賣品而引起的任何爭議或索賠均由委托人自行承擔,與本公司無關。
第十四條 自動受保
除委托人另有書面指示外,在委托人與本公司簽署委托拍賣合同且將拍賣品交付本公司后,所有拍賣品將自動受保于本公司的保險,保險金額以本公司與委托人在委托拍賣合同中確定的保留價為準(無保留價的,以該拍賣品的約定的保險金額為準;調整拍賣保留價的,以該拍賣品原保留價為準)。此保險金額只適用于保險和索賠,并非本公司對該拍賣品價值的保證或擔保,也不意味著該拍賣品由本公司拍賣,即可售得相同于該保險金額之款項。
第十五條 保險費
除委托人與本公司另有約定外,拍賣成交后,委托人應支付相當于落槌價百分之一的保險費。如拍賣品未能成交,委托人應支付相當于保留價百分之一的保險費。
第十六條 保險期間
如拍賣品拍賣成交,保險期限至拍賣成交日起第七日止或買受人領取拍賣品之日止(以二者中較早者為準);如拍賣品拍賣未成交,則保險期限至委托人收到本公司告知其領回拍賣品的通知之日起七日屆滿為止。
第十七條 委托人安排保險
如委托人以書面形式告知本公司不需投保其拍賣品,則風險由委托人自行承擔,且委托人應隨時承擔以下責任(除非法院或仲裁機構另有裁定):
對其他任何權利人就拍賣品的毀損、滅失向本公司提出的索賠或訴訟作出賠償;
對因任何原因造成拍賣品損毀、滅失,而致使本公司或任何權利人所遭受的全部損失及所支出的全部費用承擔賠償責任。
將本條所述的賠償規定通知該拍賣品的任何承保人。
第十八條 保險免責
因自然磨損、固有瑕疵、內在或潛在缺陷、物質本身變化、自燃、自熱、氧化、腐蝕、滲漏、鼠咬、蟲蛀、大氣(氣候或氣溫) 變化、濕度或溫度轉變、正常水位變化或其它漸變原因以及因地震、海嘯、戰爭、類似戰爭行為、敵對行為、武裝沖突、恐怖活動、謀反、政變、罷工、暴動、民眾騷亂及核裂變、核聚變、核武器、核材料、核輻射以及放射性污染對拍賣品造成的任何毀損、滅失,以及由于任何原因造成的圖書框架或玻璃、囊匣、底墊、支架、裝裱、插冊、軸頭或類似附屬物的毀損、滅失,本公司不負賠償責任。
第十九條 保險賠償
凡屬因本公司為拍賣品所購保險承保范圍內的事件或災害所導致的拍賣品毀損、滅失,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保險的法律和規定處理。本公司在向保險公司進行理賠,并獲得保險賠償后,將保險賠款扣除本公司費用(傭金除外)的余款支付給委托人。
第二十條 競投禁止
委托人不得競投自己委托本公司拍賣的物品,也不得委托他人代為競投。若違反本條規定,委托人應自行承擔相應之法律責任,并賠償因此給本公司造成的全部損失。
第二十一條
傭金及費用除委托人與本公司另有約定外,委托人授權本公司按落槌價百分之十扣除傭金并同時扣除其它各項費用。盡管本公司是委托人的代理人,但委托人同意本公司可根據本規則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向買受人收取酬金及其它各項費用。
第二十二條 未成交手續費
如某拍賣品的競投價低于保留價的數目而未能成交,則委托人授權本公司向其收取按保留價百分之三計算的未拍出手續費,并同時收取其它各項費用。第二十三條 出售收益支付
如買受人已按本規則第四十九條的規定向本公司付清全部購買價款,則本公司應自拍賣成交日起三十五天后以人民幣的貨幣形式將出售收益扣除本規則第二十六條規定之稅費后支付委托人。
第二十四條 延遲付款
如本規則第四十九條規定的付款期限屆滿,本公司仍未收到買受人的全部購買價款,則本公司將在實際收到買受人支付的全部購買價款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但該時限亦應在拍賣成交日起三十五天后)將出售收益扣除本規則第二十六條規定之稅費后支付委托人。
第二十五條 撤銷交易
拍賣成交日起60天內,如買受人仍未向本公司付清全部購買價款,委托人向本公司發出書面通知并經本公司同意后,委托人有權撤銷交易,本公司將在作出同意委托人撤銷交易的決定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向買受人發出撤銷交易的通知。如委托人將撤銷交易的通知送達本公司之前,買受人已經付清全部購買價款和/或已經辦理完畢提貨手續的,委托人撤銷交易的通知視為自動廢止,相關交易應按照本規則第二十四條等規定繼續履行,委托人應予以必要的配合并不得就此提出任何異議。如委托人撤銷交易,則委托人應自收到本公司領取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取回該拍賣品(包裝及搬運等費用自負)。若超過上述期限,本公司有權以公開拍賣或以其它本公司認為合適的方式及條件出售該拍賣品,處置所得在扣除本公司因此產生之全部費用后,若有余款,則余款由委托人自行取回。
第二十六條 稅項
如委托人拍賣所得應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納稅,則由拍賣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之相關法律法規之規定,代扣委托人應繳納之稅費,并在繳納完成后將納稅憑證交付給委托人。
第二十七條 協助收取拖欠款項
如買受人在拍賣成交日起七日內未向本公司付清全部購買價款,本公司除有權按照本規則第五十六條之規定向買受人追索其應付的酬金及其它各項費用外,并有權根據委托人的要求,在本公司認為實際可行的情況下,采取適當措施,協助委托人向買受人收取拖欠的款項,但本公司不代表委托人向買受人提起訴訟。
第二十八條 本公司之決定權
本公司有權接受委托人授權(由委托人支付費用)并視具體情況決定下列事項
同意購買價款以特殊付款條件支付;
搬運、儲存及投保已出售的拍賣品;
根據本規則有關條款,解決買受人提出的索賠或委托人提出的索賠;
采取其它必要措施收取買受人拖欠委托人的款項。
第二十九條 拍賣品未能成交
如拍賣品未能成交,委托人應自收到本公司領取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取回該拍賣品(包裝及搬運等費用自負),并向本公司支付未拍出手續費及其它各項費用。本公司與委托人之間的委托拍賣合同自委托人領取該拍賣品之日解除。若在上述期限,委托人未取走拍賣品的,則本公司與委托人之間的委托拍賣合同自上述期限屆滿之日即告解除。若在委托拍賣合同解除后七日內,委托人仍未取走拍賣品的,本公司有權以公開拍賣或以其它本公司認為合適的方式及條件出售該拍賣品,處置所得在扣除第一次拍賣中委托人應支付的未拍出手續費及其它各項費用及再次出售該拍賣品的全部費用后,若有余款,則余款由委托人自行取回。
第三十條 風險承擔
委托人應對其超過本規則規定期限未能取回其拍賣品而在該期限后所發生之一切風險及費用自行承擔責任。如委托人要求本公司協助退回其拍賣品,退回的風險及費用由委托人承擔,除非特別指明并負擔保險費外,一般在運輸中不予投保。
第三十一條 拍賣品圖錄
在本公司舉辦的拍賣活動中,為便于競買人及委托人參加拍賣活動,本公司均將制作拍賣品圖錄,對拍賣品之狀況以文字及/或圖片進行簡要陳述。拍賣品圖錄中的文字、參考價、圖片以及其它形式的影像制品和宣傳品,僅供競買人參考,并可于拍賣前修訂,不表明本公司對拍賣品的真實性、價值、色調、質地、有無缺陷等所作的擔保。
第三十二條 圖錄之不確定性
因印刷或攝影等技術原因造成拍賣品在圖錄及/或其它任何形式的圖標、影像制品和宣傳品中的色調、顏色、層次、形態等與原物存在誤差者,以原物為準。本公司及其工作人員或其代理人對任何拍賣品用任何方式(包括證書、圖錄、幻燈投影、新聞載體、網絡媒體等)所作的介紹及評價,均為參考性意見,不構成對拍賣品的任何擔保。本公司及其工作人員或其代理人毋需對上述之介紹及評價中的不準確或遺漏之處負責。第三十三條 競買人之審看責任
本公司對拍賣品的真偽及/或質量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競買人及/或其代理人有責任自行了解有關拍賣品的實際狀況并對自己競投某拍賣品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本公司鄭重建議,競買人應在拍賣日前,以鑒定或其它方式親自審看擬競投拍賣品之原物,自行判斷該拍賣品是否符合其描述,而不應依賴本公司拍賣品圖錄以及其它形式的影像制品和宣傳品之表述做出決定。
第三十四條 競買人登記
競買人為自然人的,應在拍賣日前憑有效身份證或護照或中華人民共和國認可的其它有效身份證件填寫并簽署登記文件;競買人為法人或者其它組織的,應在拍賣日前憑有效的注冊登記文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或者合法的授權委托證明文件填寫并簽署登記文件,領取競投號牌,否則不視為正式競買人。
第三十五條 保證金
競買人參加本公司拍賣活動,應在領取競投號牌前交納保證金。保證金的具體數額由本公司在拍賣日前公布。上述保證金在拍賣結束后五個工作日內,若競買人未能購得拍賣品,則全額無息返還競買人;若競買人購得拍賣品,則抵作購買價款的一部分。若有余額,則于競買人領取拍賣品時,一并返還。
第三十六條 本公司之選擇權
本公司有權酌情拒絕任何人參加本公司舉辦的拍賣活動或進入拍賣現場,或在拍賣會現場進行拍照、錄音、攝像等活動。
第三十七條 異常情況處理
當拍賣現場出現異常情況,本公司有權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應處理。如拍賣現場出現任何爭議,本公司有權予以協調解決。
第三十八條 以當事人身份競投
除非某競買人在拍賣日前向本公司出具書面證明并經本公司書面認可,表明其身份是某競買人的代理人,否則每名競買人均被視為競買人本人。
第三十九條 委托競投
競買人應親自出席拍賣會。如不能出席,可采用書面形式委托本公司代為競投。本公司有權決定是否接受上述委托。
第四十條 委托手續
委托本公司競投之競買人應在規定時間內(不遲于拍賣日前二十四小時)辦理委托手續,向本公司出具書面委托競投授權書,并應根據本規則第三十五條之規定同時繳納保證金。
第四十一條 取消委托
委托本公司競投之競買人如需取消委托授權,應不遲于拍賣日前二十四小時書面通知本公司。
第四十二條 委托競投之免責
因代理競投系本公司為競買人由于特殊情況不能參加現場競投而提供的免費服務,本公司及其工作人員對競投未成功或代理競投過程中出現的疏忽、過失或無法代為競投等將不負任何責任。如競買人希望確保競投成功,則應親自出席競投。
第四十三條 委托在先原則
若兩個或兩個以上委托本公司競投之競買人以相同委托價對同一拍賣品競投成功,則本公司最先收到委托競投授權書者為該拍賣品的買受人。
第四十四條 拍賣師之決定權
拍賣師有權代表本公司提高或降低競價階梯、拒絕任何競投,在出現爭議時,將拍賣品重新拍賣。
第四十五條 影像顯示板及貨幣兌換顯示板
本公司為方便競買人,可能于拍賣中使用影像投射或其它形式的顯示板,所示內容僅供參考。無論影像投射或其它形式的顯示板所示之數額、拍賣品編號、拍賣品圖片或參考外匯金額等均有可能出現誤差,本公司對因此誤差而導致的任何損失不負任何責任。
第四十六條 拍賣成交
最高應價經拍賣師落槌或者以其它公開表示買定的方式確認時,該競買人競投成功,即表明該競買人與委托人之間達成了關于該拍賣品的買賣合同。
第四十七條 拍賣記錄
本公司進行拍賣時,制作拍賣筆錄,拍賣筆錄由拍賣師、記錄人簽名。在本公司舉行的拍賣活動中,最高應價經拍賣師落槌或者以其它公開表示買定的方式確認后,買受人應當在成交記錄上簽名。
第四十八條 酬金及費用
競買人競投成功后,即成為該拍賣品的買受人。買受人應支付本公司相當于落槌價百分之十二的酬金,同時應支付其它各項費用,且其承認本公司可根據本規則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向委托人收取傭金及其它各項費用。
第四十九條 付款時間
拍賣成交后,買受人應自拍賣成交日起七日內向本公司一次付清購買價款并領取拍賣品(包裝及搬運等費用自負),否則應承擔違約責任。
第五十條 支付幣種
所有價款應以本公司指定的貨幣支付,如買受人以本公司指定的貨幣以外的其它貨幣支付,應按買受人與本公司約定的匯價折算或按照中國人民銀行于買受人付款日前一個工作日公布的人民幣與該幣種的匯價折算。本公司為將買受人所支付之該種外幣兌換成人民幣所引致之所有銀行手續費、傭金或其它費用,均由買受人承擔。
第五十一條 所有權轉移
買受人全額支付購買價款后,即可獲得拍賣品的所有權。
第五十二條 風險轉移
競投成功后,拍賣品的風險于下列任何一種情形發生后(以較早發生日期為準)即由買受人自行承擔:
買受人領取所購拍賣品;或買受人向本公司支付有關拍賣品的全部購買價款;或拍賣成交日起七日屆滿。
第五十三條 領取拍賣品
買受人須在拍賣成交日起七日內前往本公司住所地或本公司指定之其它地點領取所購買的拍賣品。若買受人未能在拍賣成交日起七日內領取拍賣品,則因逾期造成對該拍賣品的搬運、儲存及保險費用均由買受人承擔,且買受人應對其所購拍賣品負全責,即使該拍賣品仍由本公司或其它代理人代為保存,本公司及其工作人員或其代理人對任何原因所致的該拍賣品的毀損、滅失,不負任何責任。
第五十四條 包裝及搬運
本公司工作人員應買受人要求代為包裝及處理購買的拍賣品,僅應視為本公司對買受人提供的服務,本公司可酌情決定是否提供此項服務,若因此發生任何損失均由買受人自負。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對因任何原因造成的玻璃或框架、囊匣、底墊、支架、裝裱、插冊、軸頭或類似附屬物的損壞不負責任。此外,對于本公司向買受人推薦的包裝公司及裝運公司所造成的一切錯誤、遺漏、損壞或滅失,本公司亦不承擔責任。
第五十五條 拍賣品出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及其它法律、法規規定,限制帶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的拍賣品,本公司將在拍賣品圖錄或拍賣會現場予以說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及其它法律、法規規定,允許帶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的拍賣品,買受人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規定自行辦理出境手續。
第五十六條 未付款之補救方法
若買受人未按照本規則第四十九條的規定足額付款,本公司有權采取以下之一種或多種措施:拍賣成交后,若買受人未按照規定時間繳付購買價款,保證金不予退還,同時還應按照本規則規定承擔相應責任;
在拍賣成交日起七日內,如買受人未向本公司付清全部購買價款,本公司有權將買受人全部或部分數據、信息提供給與本公司有合作關系的第三方機構,委托該機構代為向買受人催要欠付的全部或部分購買價款;
在拍賣成交日起七日內,如買受人仍未足額支付購買價款,本公司則自拍賣成交日后第八日起就買受人未付款部分按照日息萬分之三收取利息,直至買受人付清全部款項之日止,買受人與本公司另有協議者除外;
對買受人提起訴訟,要求賠償本公司因其違約造成的一切損失,包括因買受人遲付或拒付款項造成的利息損失;留置本公司向同一買受人拍賣的該件或任何其它拍賣品,以及因任何原因由本公司占有該買受人的任何其它財產或財產權利,留置期間發生的一切費用及/或風險均由買受人承擔。若買受人未能在本公司指定時間內履行其全部相關義務,則本公司有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關法律法規之規定處分留置物。處分留置物所得不足抵償買受人應付本公司全部款項的,本公司有權另行追索;
在拍賣成交日起60日內,如買受人仍未向本公司付清全部購買價款的,本公司有權視具體情況撤銷或同意委托人撤銷在同一或任何其它拍賣中向同一買受人售出的該件或任何其它拍賣品的交易,并保留追索因撤銷該筆或任何其它交易致使本公司所蒙受全部損失的權利;
經征得委托人同意,本公司可按照本規則規定再行拍賣或以其它方式出售該拍賣品。原買受人除應當支付第一次拍賣中買受人及委托人應當支付的酬金/傭金及其它各項費用并承擔再次拍賣或以其它方式出售該拍賣品所有費用外,若再行拍賣或以其它方式出售該拍賣品所得的價款低于原拍賣價款的,原買受人應當補足差額。
第五十七條 延期領取拍賣品之補救方法
若買受人未能按照本規則第四十九條規定的時間領取其購得的拍賣品,則本公司有權采取以下之一種或多種措施:
將該拍賣品儲存在本公司或其它地方,由此發生的一切費用及/或風險均由買受人承擔。在買受人如數支付全部購買價款后,方可領取拍賣品(包裝及搬運等費用自負);
對該拍賣品行使留置權,若買受人延遲領取該拍賣品超過三十日時,本公司有權視具體情況以公開拍賣或以其它本公司認為合適的方式及條件出售該拍賣品,處置所得在扣除本公司墊付的保管費、保險費、搬運費、公證費及本公司因處置該拍賣品而產生之全部費用后,若有余款,則余款由委托人自行取回。
第五十八條 保密責任
本公司有義務為委托人、競買人及買受人保守秘密(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和本規則維護委托人、競買人、買受人和本公司的正當權益不受侵害。
第五十九條 鑒定權
本公司認為需要時,可以對拍賣品進行鑒定。鑒定結論與委托拍賣合同載明的拍賣品的狀況不符的,本公司有權變更或者解除委托拍賣合同。
第六十條 著作權
本公司有權自行對委托人委托本公司拍賣的任何物品制作照片、圖示、圖錄或其它形式的影像制品,并依法享有上述照片、圖示、圖錄或其它形式的影像制品的著作權,有權對其依法加以使用。
第六十一條 免除責任
本公司作為委托人的代理人,對委托人或買受人的任何違約行為不承擔責任。
第六十二條 通知
競買人及委托人均應將其固定有效的通訊聯絡地址和聯絡方式告知本公司,若有改變,應立即書面告知本公司。本規則中所提及之通知,僅指以信函或傳真形式發出的書面通知。如以郵遞方式發出,一旦本公司將通知交付郵遞部門,則視為本公司已發出該通知,同時應視為收件人已按正常郵遞程序收到該通知。如以傳真方式發出,則傳真發送當日為收件人收到該通知日期。
第六十三條 可分割性
如本規則之任何條款或部分因任何理由被有權機構認定為無效、不合法或不可強制執行,本規則其它條款或部分仍然有效,相關各方必須遵守、執行。
第六十四條 爭議解決
凡因依照本規則參加本公司拍賣活動而引起或與之有關的任何爭議,相關各方均應向本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該等爭議的準據法應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第六十五條 語言文本
本規則以中文寫就,英文文本僅供參考。中文文本如與英文文本有任何不一致之處,以中文文本為準。
第六十六條 規則版權所有
本規則由本公司依法制訂和修改,相應版權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手段,利用本規則獲取商業利益,亦不得對本規則之任何部分進行復制、傳送或儲存于可檢索系統中。
第六十七條 單數詞語與復數詞語
在本規則條款中,根據上下文義,單數詞語亦包括復數詞語,反之亦然。
第六十八條 修改權
本規則的修改權屬于本公司,本公司有權根據實際情況隨時對本規則依法進行修改,并且本規則自修改之日起自動適用修改后的版本。本規則如有修改,本公司將及時依法以本公司認為合適的方式公示,請相關各方自行注意,本公司有權不予另行單獨通知。
第六十九條 文本適用
除非經本公司另行同意,本規則第六條中所述之委托拍賣合同及第二十五條中所述之撤銷交易通知等相關文本均適用本公司制定的文本。本公司制定的該等相關文本與本規則共同構成一個不可分割之組成整體。
第七十條 施行時間
本規則于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七十一條 解釋權
本規則的解釋權屬于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
Chapter I General Provisions
Article 1 Governing Law
This Conditions of Busines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Conditions") are mad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uc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ther relevant laws implemented in the People Republic of China,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of this Company with reference to international general practices.
Article 2 Definitions and Interpretation
The terms used in these conditions shall have the following meanings:
1 "We/Us/Our/Company" means Beijing Hanhai Auctions Co., Ltd..
2"the Company's domicile" means 80 East Liulichang Xuanwu District, Beijing,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3 "the Bidder" means a natural person, legal person or any other organization
that has full capacity of civil rights to bid at auction according to provisions of the laws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who has gone through the necessary registration and procedural formalities of this company. The Bidder shall satisfy all provisions with respect to conditions of sale or qualification of the Bidder.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Bidder shall include any of its agents unless otherwise provided thereunder or in a particular context.
4 "the Buyer" means the person with the highest bid accepted by the auctioneer.
5 "the Seller" means a natural person, legal person or any other organization who consigns the Lot to us for auc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se Conditions.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Seller shall include any of its agents unless otherwise provided thereunder or in a particular context. However, under no circumstances shall China Guardian Auctions Co., Ltd be considered as the Seller.
6 "Lot" means any item(s) deposited with us for sale at auction and, in particular, the item or items assigned a lot number and described in a catalogue.
7 "Auction Date" means the published date on which the auction will formally begin. In the case of any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actual date of auction and the published date, the actual date of auction shall prevail.
8 "Sale Date" means the date on which the auctioneer confirms the sale of any lot in the auction by striking his hammer or in any other public manner.
9 "Hammer Price" means the amount of the highest bid accepted by the auctioneer in relation to a Lot.
10 "Proceeds of Sale" means the net amount owed to the Seller from the Hammer Prices less commission pro rata and all expenses and other amounts owed to us by the Seller.
"Purchase Price" means the total amount payable by Buyer for its bid, including Hammer Price, commission and other expenses payable by the Buyer as well as the charges caused by the Buyer's defaults.
11"Expenses" means charges and expense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expenses with respect to Lot insurance, catalogue and other advertisement, packaging,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and any other expenses pursuant to relevant laws, regulations and provisions hereof.
12"Reserve" means the price below which we agree with the Seller in writing that the Lot cannot be sold.
13 "Reference Price" means the price of the Lot provided in the catalogue or other descriptive materials and estimated prior to the Auction. The Reference Price is subject to possible changes and cannot be deemed as the fixed sale price.
Article 3 Enurement
We organize auctions pursuant to Chinese laws,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These Conditions shall enure to the benefit of and be binding upon the Seller, Bidder, Buyer and any other concerned parties participating in our auction in relation to the artworks, crafts and other cultural relics presented by the auction activities of this company.
Article 4 Special Notice
We generally represent the Seller during the auction. When the auctioneer confirms the highest bid by striking his hammer or in any other public manner, the Bidder with the highest bid shall be the Buyer of the Lot and the sale contract concerning the Lot between the Seller and the Buyer shall come into effect immediately. Any legal effect accrued thereupon shall be born by the Seller and the Buyer respectively.
These conditions are the terms by which we contract, as the Auctioneer, with the Seller and with the Buyer as well as the terms by which the Seller and the Buyer conclude a contract concerning the Lot. Therefore, any Seller, Bidder, Buyer and other concerned parties participating in the auction should read the Conditions carefully and conform to the provisions hereof. All parties shall be liable for their own actions at auction and any loss caused by failure to read the Conditions carefully.
Article 5 Exclusion of Liability
We shall undertake no guarantee for the authenticity and/or quality of any Lot.
The Bidder and/or its agent shall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carrying out its own inspection and investigations as to the nature of the Lot and shall be liable for its bid.
Chapter II Conditions Concerning the Seller
Article 6 Consignment Procedures
When arranging for consignment, the Seller shall hold a valid identity card or passport or other certificates approved by the competen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case of the seller being a natural person, who must also sign a contract with us. A valid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ID of legal representative or other legal authorization document is required in the case of the seller being a legal entity or other organization, which must also sign a consignment contract with us.
When the Seller arranges for consignment, we shall be automatically authorized to make pictures, illustrations, catalogue, or other video images of the Lot.
Article 7 The Seller's Agent
When arranging for consignment, the Seller's Agent shall submit to us a relevant authorization letter and hold a valid identity card or passport or other certificates approved by the competen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case of a natural person. A valid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ID of legal representative or other legal authorization documents is required in the case of a legal person or other organization.
We are reserve the right to examine and amend the above arrangement in any manner we consider reasonable.
Article 8 The Seller's Warranties
The Seller hereby makes irrevocable warranties to us and the Buyer with respect to the consigned Lot as follows:
① the Seller has exclusive and absolute ownership and legal right to dispose of the Lot. Without prejudice to any legal interest (including copyright) of any third party, the auction of the Lot shall not violate any relevant law and regulation;
② the Seller has, to the best of its knowledge, made full and complete disclosure and description to us with respect to the origin and any flaw or defect of the Lot without any concealment and fabrication
③ the Seller shall indemnify and hold us and/or the Buyer from and against any claims, losses and damages or actions incurred or brought by the actual owner or any third party who claims to be the actual owner of the Lot as well as all expenses and costs incurred in connection therewith, arising out of, or in any way attributable to any breach of the above warranties.
Article 9 Reserve
All Lots are offered subject to a Reserve, unless otherwise agreed by the Seller and us. The Reserve shall be determined by the Seller and us in writing and no modification or amendment of the Reserve shall be binding upon the parties unless subject to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the other
CONDITIONS OF BUSINESS
08100699F-1-gy.indd 7 2008.10.29 6:14:00 PM party.
In no circumstances, shall we accept any liability for failure in sale due to bidding lower than the Reserve at the auction.
Article 10 Our Discretion
We may decide the followings at our absolute discretion:
① explanation and appraisal of any Lot as produced in the catalogue and/or news media and/or in other ways;
② adoption of expert's opinion;
③ the arrangement of the order, location, and page size of illustration of the Lot in the Catalogue and relevant expenses incurred therefore; specific means of exhibition/display of the Lot and all relevant arrangement and expenses incurred therefore;
④ Unless otherwise agreed by the Seller and us, we shall at our own discretion decide on whether the Lot is appropriate to be auctioned by us, as well as the place of auction, the date of auction, the conditions of auction and the manner of auction.
Article 11 Unauctionable Lot
After the Seller has signed the sales contract with and delivered the Lot to us, if for any reason we believe that the Lot is not suitable for auction, the seller must collect the Lot within 30 days from the date of our notice being dispatched (fees for the packaging and handling shall be paid by the seller) , the contract between the seller and us will cease on the date the seller collects the Lot. If during the abovementioned period the seller fails to collect the Lot, the contract will be automatically ended. If within seven days after the ceasing of the contract, the seller does not collect the Lot, the Company reserves the right to sale the Lot by means of public auction or in other ways and conditions we consider proper. If we succeed in selling the Lot, the sales proceeds will be paid to the seller, less reasonable handling expenses.
Article 12 Suspension of Auction
We may suspend any auction at any time under any one of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① we have objection to the ownership and authenticity of the Lot;
② any third party has objection to the ownership and authenticity of the Lot with undertakings to provide relevant evidence, make security pursuant to our provisions and take all legal responsibilities for all legal repercussions and losses due to suspension of auction;
③ we have objection to the explanation of the Seller or the accuracy regarding the Seller's warranty provided in Article 8;
④ we have any evidence to prove the Seller has already violated or is to violate any term of these Conditions; and
⑤ any other reasonable causes.
Article 13 Withdrawal of Lots by Seller
The Seller may withdraw the Lot at any time prior to the Auction Date subject to our consent and a written notice stating the reasons. In the case that the catalogue or any other advertisements of the Lot have begun printing upon the Seller's withdrawal, the Seller shall pay an amount equal to 20% of the insured value of the Lot and other Expenses in connection therewith. In the case that the catalogue or other advertisement has not been printed, the Seller shall pay an amount equal to 10% of the insured value and other related Expenses.
No dispute or claim arising out of the Seller's withdrawal shall be born by auctioneer.
Article 14 Automatic Insurance
Unless otherwise instructed by the Seller in writing, all the Lots will be automatically covered under the insurance of our company as soon as the Seller signs the consignment contract with us and delivers the Lot to us.
The insured value shall be based on the Reserve agreed by the Seller and us in the consignment contract (if no Reserve, the insured value is the one agreed by both parties; if the Reserve is adjusted, the insured value shall be taken from the original Reserve) . The insured value is only subject to insurance and claim other than our warranty or security for the value of the Lot and the Hammer Price of the Lot.
Article 15 Insurance Premium
Unless otherwise agreed by the Seller and us, the Seller shall pay an insurance premium equal to 1% of the Hammer Price of the Lot after sale.
In the case that the Lot fails to sell, the insurance fee payable by the Seller shall be 1% of the Reserve.
Article 16 Insurance Period
In the case that the auction of the Lot succeeds, the insurance period shall terminate on the earlier expiry of either seven days after Sale Date or the date when the Buyer collects the Lot. In the case that the auction fails, the insurance period shall terminate upon the expiry of seven days after the Seller has received our notice to take back the Lot.
Article 17 Insurance by Seller
In the event that the Seller notifies us not to arrange insurance for the Lot in writing, it shall undertake to bear all the risks and the following liabilities (unless otherwise judged by court or arbitration commission) :
① to indemnify us from and against any claims or actions incurred or brought by any third party with respect to the losses or damages of the Lot;
② to hold us and/or any other parties from and against any losses and expenses in relation to the damages and/or losses of the Lot caused by any reason; and
③ to notify the terms of indemnity hereunder to any insurer of the Lot. Article 18 Uninsured
We will not be liable for the damages or losses of the Lot caused by natural wear, inherent flaws, inherent or potential defects, inherent material changes, self-combustion, self-warming, oxidation, rust, leakage, rat-bite, woodworm, changes in atmospheric (climate, temperature or humidity) conditions, changes in normal water level, or other reasons of natural changes or caused by earthquake, tsunami, war, actions similar to war, hostile actions, armed conflicts, terrorism, rebellion, coup, strike, riots, or nuclear fission, nuclear fusion, nuclear weapon, nuclear radiation, or radioactive pollution. We will also not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any damages to or any losses of frames, glass, drawer, bottom mat, trestle, mounting, insert pages, roller or other similar accessories caused by any reason.
Article 19 Insurance Indemnity
Any damages or losses of the Lot caused by incidents or disasters
covered by insurance we purchased for the Lot shall be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Chinese laws and regulations regarding insurance. We shall pay insurance indemnities less all expenses incurred by us (except commissions) to the Seller after we obtain such indemnities from the insurance company.
Article 20 Non-Bidding
The Seller shall not bid for the Lot consigned to us by itself, nor authorize any other person to bid on its behalf. The Seller shall be liable for and indemnify us for any losses and damages caused by violation of this provision.
Article 21 Commission and Expenses
Unless otherwise agreed upon by the Seller and us, the Seller shall authorize us to deduct 10% of the Hammer Price as commission, with any other Expenses also calculated from the Hammer Price.
Although we act as the agent of the Seller, the Seller agrees that we are entitled to the Buyer's remuneration and other Expenses payable by the Buyer in accordance with provisions in Article 48 of these Conditions.
Article 22 Service Fee for Unsold Lot
In the case that the auction of the Lot fails due to bidding lower than the Reserve, the Seller shall authorize us to charge the Seller a service fee for unsuccessful auctioning equal to 3% of the Reserve and other expenses payable by the Seller.
Article 23 Payment Proceeds of Sale
In the case that the Buyer makes full payment to us in accordance with provisions in Article 48 herein, we shall pay the Proceeds of Sale (after CONDITIONS OF BUSINESS having paid the taxes described in Article 26 of these Conditions) to the Seller in RMB currency after 35 days from the Sale Date.
Article 24 Deferred Payment
In the case that we do not receive the full payment from the Buyer upon the expiry of the payment period under Article 49 herein, we will pay the Sale Proceeds (after having paid the taxes described in Article 26 of these Conditions) to the Seller within seven business days (meanwhile such payment should be made after 35 days of Sale Date as well) after receipt of full payment from the Buyer.
Article 25 Cancellation
In the event that the Buyer does not make full payment to us within 60 days of the Sale Date, the Seller is authorized to cancel the transaction after giving us a notice in writing and receiving prior approval from us. A cancellation notice is to be dispatched to the Buyer within 7 working days after such decision approving the cancellation as made by the Company. In the event that the Buyer make full payment and/or finishes collection procedure before the service of the cancellation notice of the Seller to the Company, such notice should be deemed to be terminated automatically, and the transaction is to be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regulations stipulated in Article 24, under which the Seller should cooperate with the Company and under no circumstance raise objection. In the event that the Seller cancels the transaction, the Seller must collect the Lot within 30 days from the date of our notice being dispatched (fees for the packaging and handling shall be paid by the seller) . In the event the Lot has not been collected within the above period, the Company is authorized to sell the Lot by means of auction or in other ways under conditions the Company considers appropriate. The Seller holds responsibility to collect the net amount of expenses incurred by the Company.
Article 26 Taxes
In the case the Seller has a duty to pay a tax to the government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Auctioneer should withhold and pay the tax to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laws or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Auctioneer should deliver receipt notice of tax payment to the Seller after the Auctioneer has paid the tax.
Article 27 Assistance in Collecting Deferred Payments
In the event the Buyer fails to make full payment to us within seven days of the Sale Date, we are entitled to recover the remuneration and other Expenses payable by the Buyer in accordance with provisions in Article 56 herein and to take necessary measures to assist the Seller in collecting deferred payments upon the Seller's request as soon as practicable. However, we shall have no obligation to sue the Buyer on behalf of the Seller in any circumstances.
Article 28 Our Discretion
We may determine the following matters, as the case may be, upon authorization of the Seller (at the Seller's expense)
① to agree to special terms on how to make the payment of the Purchase Price;
② to remove, store and arrange insurance for sold Lot;
③ to settle claims brought by the Buyer or the Seller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terms and conditions herein;
④ to take other necessary steps to collect the deferred payment by the Buyer to the Seller.
Article 29 Unsold Lot
In the event that the Lot is not sold in its first offering, the Seller shall take back the Lot within 30 days after receipt of our notice (packing and shipping at the Seller's own expense) and pay us fees for failed auction and all other expenses. If the Seller fails to do so, we reserve the right to resell the Lot by public auction or in other ways under the conditions we consider appropriate and pay to the Seller the Sale Proceeds, after having deducted all agreed upon fees and other expenses accrued in the first auction and all costs incurred in the resale of the Lot.
Article 30 Risks and Losses
The Seller shall take liability for any risk and/or loss that occurs after the period mentioned above in the case of failed retrieval of the Lot within the designated period. In the case that the Seller requires us to assist in returning the Lot, the Seller shall be liable for all risks and/or all losses and bear all expenses. Generally, we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arrangement of transportation insurance unless the Seller specifically instructs us to do so and bears the insurance premium.
Chapter III Conditions Concerning the Bidder and the Buyer
Article 31 Catalogue of Lot
At the auction, we will prepare a catalogue to introduce the status of the Lot with words and/or pictures for the convenience of Bidders and Sellers. The words, Reference Price, pictures in the catalogue and other images and advertisements are only references for Bidders and are subject to revision before auction. We provide no guarantee for the authenticity, value, tone, quality or for any flaw or defect of any Lot.
Article 32 Uncertainty of Catalogue
In case that the tone, color, graduation and shape shown in catalogue and/or any other illustrations, images and advertisements differs from those of the original Lot due to print, photograph and other technical reasons, the original shall take precedence.
Any statement and appraisal in any way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certificate, catalogue, slide show and news media) of any Lot made by us and our employees or their agents are only for reference and should not relied on as any guarantee for the Lot. We and our employees or agents shall undertake no liability for any inaccuracy or omission in the statements and appraisals mentioned above.
Article 33 Inspection by Bidders
We shall undertake no guarantee for the authenticity and/or quality of the Lot. The Bidder and/or its agents shall inspect and investigate the actual status of the Lot and take liability for its bidding.
We strongly advise the Bidders to personally inspect the original Lot on which they intend to bid before the Auction Date by identification or other methods. Bidders shall judge whether the Lot is in accord with its description by themselves rather than relying on our catalogue and other images and advertisements of the Lot.
Article 34 Registration of Bidders
The Bidder shall register and receive a bidding number before the Auction Date with a valid identity card, or passport or other certificates approved by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case of a natural person, or with a valid 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ID of legal representative or other legal authorization certificates in the case of a legal entity or other organization, otherwise it will not be deemed as a legal Bidder.
Article 35 Deposit
We will charge a deposit before the Bidder receives bidding number. The amount of deposit will be announced before Auction Date. We will refund all the deposit mentioned above with no interest to the Bidder within five business days after auction in case the Bidder fails in auction. In the event that the Bidder succeeds at auction, the deposit will be taken as part of the Purchase Price payable by the Buyer and the balance (if any) will be refunded at collection.
Article 36 Our Option
We may forbid anyone from participating in auction, admission to the premises, taking a picture , making a sound recording or making a video recording during auction, as the case maybe.
Article 37 Abnormal Events
In case of any abnormal events, we have the right to take necessary actions as the case may be. In the case that any dispute arises at auction, we have rights to mediate and settle.
Article 38 Bidding as Principal
08100699F-1-gy.indd 9 2008.10.29 6:14:01 PM Any person who bids shall be deemed as principal, unless the Bidder represents to us a written certificate showing that it is the agent of a principal and is also subject to our approval in written form before Auction Date.
Article 39 Commission Bids
The Bidder shall attend the auction personally; otherwise it may give us a commission in writing to bid on its behalf. We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but no obligation to accept such commission.
Article 40 Procedures of Commission Bids
The Bidder who intends to give us a commission to bid on its behalf shall present us with a written authorization certificate and hand in a deposi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in Article 35 herein within certain period (not later than 24 hours before Auction Date) .
Article 41 Cancellation of Commission Bids
The Bidder who entrusts us to bid on its behalf shall inform us of bid cancellation in writing not later than 24 hours before Auction Date.
Article 42 Non-liability of Commission Bids
Since we charge no fee for bidding on behalf of the Bidder, in the case that the Bidder cannot attend the auction personally, we and our employees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failure in bidding or any negligence or fault in the commission bids. Bidders shall attend the auction in person to assure the success of bidding.
Article 43 Principle of Priority
In the event that two or more Bidders entrust us to bid on their behalf for the same Lot and succeed in the same commission price, the Bidder whose authorization certificate was first received by us shall be the Buyer of the Lot.
Article 44 Auctioneer's Discretion
The auctioneer is entitled to represent us and to increase or decrease the bidding ladder, refuse any bidding, or restart auction in the case of any dispute arising.
Article 45 Screen of Video Images
At some auctions, there will be a video screen or other screens in operation for the convenience of Bidders, which is only for reference. However, there may be errors in amounts, numbers or pictures of the Lot, or in foreign exchange rate on the screen. We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es and damages caused by such errors.
Article 46 Successful Bid
When the highest bidding is confirmed by striking the auctioneer's hammer or in other public manners, the Bidder with the highest bidding succeeds in the bid and the sale contract of the Lot between the Buyer and the Seller is concluded.
Article 47 Auction Record
We will prepare a written record with respect to the auction signed by the auctioneer and the recorder.
At the auction, the Buyer shall sign the written record showing the successful bid after the highest bid is confirmed by striking the auctioneer's hammer or in another public manner.
Article 48 Remuneration and Expenses
The Bidder will be deemed as the Buyer of the Lot after succeeding in bidding and shall pay us a remuneration equal to 12% of Hammer Price and other Expenses and acknowledge that we are entitled to charge commission and other costs payable by the Seller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21 hereof.
Article 49 Payment
The Buyer shall make full payments in a lump sum to us and collect the Lot (package and transportation at the Buyer's expense) within seven days after the Sale Date; otherwise, the Buyer shall be liable for breach of contract.
Article 50 Currency
All payments shall be made in the currency designated by us. In the event that the Buyer makes payments in currency other than the designated one, the currency shall be converted at the rate agreed upon by the Buyer and us or at the rate announced by People's Bank of China one ① business day prior to the payment. The Buyer shall reimburse us for any bank charges, commission and other expenses for converting the currency into RMB.
Article 51 Passing of Title
The Buyer will acquire ownership of the Lot after having paid the full Purchase Price.
Article 52 Transfer of Risks
After a successful bid, any Lot purchased shall be entirely at the Buyer's risk as early as one of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is met:
① the Buyer collects the Lot purchased; or
② the Buyer pays to us full Purchase Price for the Lot; or
③ expiry of seven days after Sale Date.
Article 53 Collection
The Buyer shall collect the purchased Lot at our Company's domicile or other place appointed by us no later than seven days after Sale Date. In case of failure to do so, the Buyer shall be solely responsible for all risks and losses of the Lot and bear all expenses for transportation, storage and insurance in connection therewith due to delay. Nevertheless the Lot is still preserved by us or any other agents, we and our employees or its agents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es and damages of the Lot caused by any reason.
Article 54 Package and Transportation
We may arrange packing and handling of the purchased Lot on behalf of the Buyer as the case may be on its request and the Buyer shall be liable for any loss arising from such arrangements. In no circumstances shall we take any liability for any damages or losses of glass, frames, drawer, bottom mat, trestle, mounting, insert pages, roller or other similar accessories arising out of any reason. In addition, we shall undertake no liability for any fault, omissions, damages or losses caused by the packers or carriers we recommend.
Article 55 Export of Lot
We will explain in the catalogue or at the auction those Lots which are prohibited to be exported pursuant to the Protection Law of Cultural Relic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Buyer shall be responsible for applying for an export license in accordance with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or the Lot permitted to be exported pursuant to the Protection Law of Cultural Relic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rticle 56 Remedies for Non-payment
In the case that the Buyer fails to make full payment within the period provided in Article 49 herein, we shall be entitled to exercise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remedies:
① If following a successful bid the Buyer fails to make payment within the stipulated period, the Buyer will lose the right to request us to refund the deposit and we shall keep the deposit. Besides which, the Buyer shall also undertake any liability may occur in accordance with these Conditions;
② If within seven days after a successful bid the Buyer fails to pay us the purchase price, we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provide all or part of the data or information about the Buyer to any third party in cooperation with us for purposes of entrusting such third party to collect all or part of the default payment from the Buyer;
③ charge the Buyer an interest at a rate of three ten-thousandths per day on the due and unpaid amount until such payment is made fully, to the extent it remains fully unpaid within seven days after Sale Date, unless otherwise agreed by the Buyer and us;
④ commence lawsuit proceedings against the Buyer for any damages CONDITIONS OF BUSINESS 08100699F-1-gy.indd 10 2008.10.29 6:14:01 PM caused by the Buyer's breach of contract,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losses of interest on deferred or unpaid payment by the Buyer;
⑤ exercise a lien on the purchased Lot or other properties of the Buyer which may be in our possession for any reason. The Buyer is responsible for all expenses or risks that occurduring the period of lien. In case the Buyer fails to perform all relevant obligations herein within the period we designate, we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dispose of such property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the case the proceeds cannot cover the amount outstanding, we are entitled to claim the balance;
⑥ in the event that the Buyer does not make full payment to us within 60 days from the Sale Date, the Company is authorized to cancel or approve the Seller to cancel the sale of the Lot and/or other Lots sold to the same Buyer at this auction or any other auctions as applicable, and reserve the right to claim any losses caused by such cancellation;
⑦ carry out a re-sale of the Lot by public auction or other ways according to these Conditions subject to the consent of the Seller. The original Buyer shall be liable to the Seller for the remuneration/commission and other Expenses occurred at such auction as well as all Expenses for resale by public auctions or other ways. In addition, the original Buyer shall also be liable for the difference, if the Purchase Price actually received by the Seller for re-sale by public auctions or other ways of such Lot is lower than the original Purchase Price that would have been receivable therein had the Buyer made the full payments.
Article 57 Remedies for Deferred Collection
In case the Buyer fails to collect the purchased Lot within the period provided in Article 49 herein, we shall be entitled to exercise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remedies:
① arrange storage of the Lot at our company or any other places at Buyer's risk and expense. The Buyer shall not collect the Lot unless the full Purchase Price is paid (package and transportation at the Buyer's expense) ;
② exercise a lien on the purchased Lot. After 30 days from the delayed collection by the Buyer, we may, as the case may be, dispose of such Lot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apply the proceeds to compensate for the amount outstanding owed to u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fees of storage, insurance, transportation, notarization and all expenses occurred in connection to disposal of the Lot. The Seller should collect the balance (if any) at its own expenses.
Chapter IV Miscellaneous
Article 58 Confidentiality
We shall be obligated to maintain the confidentiality of any information provided to us (except otherwise prescribed by laws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and indemnify all legal rights of Seller, Bidder, Buyer and our company against any damages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rticle 59 Identification
We may identify the Lot if necessary and as the case may be, at our own discretion. In case of any discrepancy with respect to the status of such Lot betwee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the consignment contract, we shall be entitled to modify or rescind the consignment contract.
Article 60 Copyright
We shall be entitled to take photographs, make illustrations, catalogues or other images relating to the Lot consigned to us for auction and shall have the copyright for such photographs, illustrations, catalogue or other images mentioned above.
Article 61 Exemption
We, acting as agent of the Seller, shall undertake no liability for any breach of contract by the Buyer or the Seller.
Article 62 Notice in Written
Both the Bidder and Seller shall notify us of their valid and regular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nd address. No change in any of the particulars will be effective until it has been notified in writing as soon as possible. All notices referred in this agreement shall be in writing and shall be delivered by post or transmitted by fax. A notice sent by post shall be deemed to have been sent on the date we give it to the post office and received by the addressee via normal mail service. A notice sent by fax, shall be deemed to be received on the date when it is faxed.
Article 63 Severability
If any provision or part of these Conditions is deemed invalid, unlawful or unenforceable by a competent agency, these Conditions shall be ineffective to the extent of such unlawfulness or unenforceability without invalidating or affecting the validity or enforceability of the remaining provisions of these Conditions.
Article 64 Settlement of Disputes
If any dispute arises from or is related to participation in the auction pursuant to these Conditions, all concerned parties shall submit such dispute to a competent Chinese court of the place where our company has its domicile unless the Parties have agreed otherwise. Such dispute shall be governed by Chinese laws.
Article 65 Language
This Conditions are writte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The English version is only for reference. In case of any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Chinese version and English version, the Chinese, as the official version, shall prevail.
Article 66 Copyright of these Conditions
These Conditions are made and amended in accordance with Chinese
laws and we shall have its copyright accordingly. Without our prior written consent, no party shall use these Conditions for commercial purpose in any way or manner and shall not copy, transmit, or store any part herein into a searchable system.
Article 67 Singular and Plural
In the provisions of these Conditions, the singular includes the plural and vice versa where the context requires.
Article 68 Right to alternation
The Company reserves the right to make any alternation to these Conditions at its sole discretion at any time the Company considers proper.
The altered version is valid and becomes automatically effective on the date it is altered and is to be published in the way the Company considers proper. Any party involved must pay attention to any such alternations of these Conditions and the Company shall under no conditions be liable to any separate notice.
Article 69 Formatted text
Unless otherwise agreed by the Company, the consignment auction contract mentioned in Article 6 of these Conditions and the cancellation notice mentioned in Article 25 should be in the forms provided by the Company. Such forms provided by the Company consist of the whole part together with this Condition.
Article 70 Date of Effectiveness
These Conditions of Business take effect on Oct.1, 2008
Article 71 Right to Interpret
We have the right to interpret these Conditions at our own discretion.
閱讀并遵守業務規則 凡辦理競買手續者,本公司即視為其本人已閱讀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業務規則》,認同和遵守其一切條款;
競買人身份 拍賣日前,自然人應憑有效身份證件;法人或其它組織應憑注冊登記文件、法人身份證明辦理競買登記手續,在足額交納競買保證金后,即取得競買人身份,方可領取競買號牌;
競買號牌的使用 競買號牌僅限于當屆拍賣會應價使用,不得轉借他人或代替他人競買,否則號牌辦理人將承擔其全部付款責任。如遇丟失,請立即辦理注銷手續,否則一切后果自負;
自行審視拍品 拍賣會前,競買人應對拍品進行詳實了解,本公司所提供的拍品文字數據等僅供參考,對拍品真偽及質量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一旦參與競買,即表明已完全了解拍品現狀(包括瑕疵),并對自己的競買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委托競投 競買人確因本人原因不能直接參與競買的,應辦理書面委托競買手續,本公司可以無償提供代理服務,但對未競買成功或競買過程中出現的疏忽、過失等不承擔責任;
競買保證金 競買人在拍賣會前應足額交納競買保證金,具體數額以拍賣會前公布為準。支付方式:現金、信用卡、支票、匯款。若競買成功,保證金將自動劃轉為履約保證金并可充抵拍品貨款;若競買未成功,競買保證金將無息全額退還;
付款規定 若競買成功,買受人應在拍賣成交當日向本公司支付落槌價30%的定金,并在7日內一次性付清其余成交款項(包括15%傭金),逾期履約保證金及定金不予退還,并將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拍品出境 拍賣圖錄中標注"*"號及拍賣現場公布禁止出境的拍品,恕不辦理出境手續;允許出境拍品的出境手續由買受人自行辦理并承擔相應費用。
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
中國 北京市西城區琉璃廠東街80號 郵編:100050
公司電話:(8610)63182926 / 63030591 / 83168394
公司傳真:(8610)63036596
現場電話:(8610) 85296925/8357/8730/8987/8991/8994/9132/9737/6842/9465/9466/9467(北京嘉里大酒店)
現場傳真:( 8610)85299469轉拍賣現場
茲申請并委托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就下列編號拍賣品及價格進行競投,并承諾接受如下的條件:
一、若競投成功,須自拍賣成交日起7日內向北京翰海拍賣公司一次性支付落槌價及相當于落槌價15%的傭金及其它各項費用。并領取拍賣品(包裝及搬運費用、運輸保險費用、出境鑒定費自理);
二、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對拍賣品真偽及/或品質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
三、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本著從客戶利益出發的原則,以盡可能低的價格為委托人代為競投,落槌價格不得高于表列委托價;
四、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拍賣規則》之委托競投之免責條款為不可爭議之條款;本公司及其工作人員對競投未成功或代理競投過程中出現的疏忽、過失或無法代為競投等不負責任何責任;
五、為使委托人的出價得以接受而不延誤,委托人需不遲于拍賣日前24小時向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出具本委托競投授權書,并同時繳納保證金。如在規定時間內本公司尚未收到保證金或匯款憑證傳真,恕不接受該委托;
六、委托人承諾已仔細閱讀刊印于本圖錄上的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拍賣規則》,并同意遵守該拍賣規則的一切條款。
圖錄號 | 作品名稱 | 人民幣出價 | 備注 |
---|---|---|---|
填寫此授權書時,須填寫所有項目,包括圖錄號、拍賣品名稱、出價等,否則無效。如兩個或兩個以上委托人以相同委托價對同一拍賣品競投成功,則本公司最先收到授權委托書者為該拍賣品的買受人。如委托人以電話方式委托本公司競投,請用信件或傳真確認。
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
北京市宣武區琉璃廠東街80號 郵編:100050
Beijing Hanhai Auction Co. Ltd.
80 East Liulichang Xuan Wu Qu Beijing 100050
TEL:( 8610 ) 63182926 /63030591/83168394
FAX:( 8610 ) 63036596
Website: www.lafayettepoolsllc.com
E-mail: hanhai1994@sina.com hhkf1994@sina.com
潔思園畫廊有限公司
上海市徐匯區武康路437號
郵編:200031
Chelesa Art Co. Ltd. No. 437 Wukang Road Xuhui Qu
Shanghai
TEL: ( 8621 ) 64339703
FAX: ( 8621 ) 64339704
E-mail: chelesa@netvigator.com
山東蘭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山東省濟南市舜耕路28號舜華園商務會所
郵編:250014
Shandong Lanting Culture Development Co.Ltd.
No.28 Shungeng RoadJinanShandong
Tel:(0531)-82922012
Fax:(0531)-82925088
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香港辦事處)
香港麗輝珠寶有限公司
香港九龍土瓜灣馬坑涌道8-10號祥云大廈地下A鋪
BEIJING HANHAI AUCTION CORP (HONG KONG) OFFICE
ShopAG/F.Cheung Wen Building8-10 Ma Hang Chung Road
Tokwawan Kowloon Hong Kong
Tel: (852 ) 27610283
Fax: (852 ) 27610360
香港中環域多利皇后街9-10號中商大廈三樓
TSI KU CHAI CO. LTD.
3/F. Chung Shang Building 9-10 Queen Victoria Street
Central Hong Kong
Tel: ( 852 ) 25261816 25262388
Fax: ( 852 ) 25227953
潔思園畫廊有限公司
香港皇后大道中208號勝基中心地下A鋪
FRISON DEVELOPMENT LTD.
CHELESA ART CO. LTD.
Rm A G/F. Winba
Central Hong Kong
Tel: ( 852 ) 25441027 (3 Lines)
Fax: ( 852 ) 28507550
杭州六和文物商店
杭州市勞動路嘉禾里32號
郵編:310002
Hangzhou Liuhe Antique Ltd. No.32 Jiahe RoadHangzhou
Zhejiang
Tel: (0571)87915066
Fax: (0571)87171660
E-mail:6hww@6hww.com
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無錫辦事處)
江蘇無錫市人民東路360號崇安區文化館五樓
郵編:241000
Wuxi Jinding Culture Dissemination Co.Ltd.
5FNo.360Chongan Cultural CenterRenminEast RoadWuXi
Tel:(0510) 82706998
Fax:(0510) 82706998
寒舍股份有限公司
臺北市忠孝東路一段12號B1
My Humble House
Oriental Artifacts
100B1 No. 12 Chung-Hsiao E. Rd. Sec. 1
TaipeiTaiwan.
Tel:( 886-2 )23927622
Fax:( 886-2 )23927672
E-mail: myhumble@ms12.hinet.net
SBIァ-トフオリオ株式會社
東京都江東區有明3-1-22
TFT匕〞ル東館7階 〒135-8071
SBI ARTFOLIO CO. LTD.
TFT Bldg East Wing 7F 3-1-22 Ariake
Koutou-ku Tokyo 135-8071 Japan
Tel: ( 81-3 ) 3527 6691
Fax: ( 81-3 ) 5500 1535
E-mail: shisaaki@sbigroup.co.jp
〒114-0014日本國東京都北區田端3-19-22
YiYou Zhai
3-19-22 Tabata Kita-ku Tokyo 114-0014 Japan
Tel: ( 81-3 ) 3828 8918
Fax: ( 81-3 ) 3828 8918
新華美術中心
290烏節路#05-26百利宮
SIN HUA GALLERY PTE LTD.
290 Orchard Road#05-26 Paragon
Singapore 238859
Tel: ( 65 ) 67373334
Fax: ( 65 ) 67374447
E-mail: for_enquiry@sinhuagallery.com
北京翰海拍賣會 酒店預訂表格 請您將以下表格內容填寫完整后發至本公司
客戶服務郵箱或傳真至我公司 若有問題可與客服部聯系。
Email:hhkf1994@sina.com Tel:(8610) 63030591-810/63034071 Fax:(8610) 63036596
聯系人 (先生/女士): ______________
移動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 傳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辦公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 電子郵件: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到達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離開日期:_______________
其它房間需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付方式: □ 現金 □ Visa卡 □ Master 信用卡 □ 匯款
信用卡號碼: ____________________ 備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酒店:
北京嘉里中心飯店
□高級間(標準客房):RMB 1160元/間·晚 (注:含單早)
□行政套房:RMB 3500元/間·晚 (注:含雙早)
注:所有預定均需要有信用卡擔保。任何取消或在預定時間未辦理入住的都將產生一天的房費
2002-2013 Beijing Hanhai Auction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2043782號-2 翰海經營許可證號:1101041159871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1800 技術支持:雅昌藝術網
訪問量:761